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已知某二倍体植物(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花色有蓝色和紫色两种,蓝色素能在酶1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紫色素,酶1是由A-a这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中的一种控制合成的,而B-b这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中有一种能控制物质N的合成,该物质N能使酶1失活.现利用甲(开紫花)、乙、丙三种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亲本组合F1F2
实验一甲×乙全为紫色9紫色:7蓝色
实验二甲×丙全为紫色3紫色:1蓝色
(1)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是A,控制物质N合成的基因是b.
(2)亲本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如亲本组合为乙×丙,则子代的表现型为开蓝色花.
(3)表中亲本杂交实验的操作流程为母本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处理→套袋→授粉→套袋.
(4)如让实验一中F2的开紫花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假定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足够多且相等,从理论上分析所统计的F3的性状分离比为开紫花的植株:开蓝花的植株=25:11.

分析 图2分析:
实验一:由于F2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蓝色=9:7,为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色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都是蓝色,则亲本是AABB(甲)、aabb(乙),F1是AaBb.
实验二:已知甲是AABB,F1为紫色,F2中紫色:蓝色=3:1,则F1为AaBB或者AABb,所以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解答 解:(1)根据实验一可以推知,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型为紫色,由于基因2合成的物质能使酶1失去活性,则基因2为b基因.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乙(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或者Aabb,表现型都是蓝色花.
(3)杂交实验的操作流程为母本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处理→套袋→授粉→套袋.
(4)实验一中F2的开紫花的植株基因型为$\frac{1}{9}$AABB、$\frac{2}{9}$AABb、$\frac{2}{9}$AaBB、$\frac{4}{9}$AaBb,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紫花的概率=$\frac{1}{9}$+$\frac{2}{9}$×$\frac{3}{4}$×2+$\frac{4}{9}$×$\frac{9}{16}$=$\frac{25}{36}$,所以紫花:蓝花=25:11.
故答案为:
(1)A   b 
(2)AAbb或aaBB    开蓝色花
(3)母本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处理→套袋→授粉→套袋
(4)开紫花的植株:开蓝花的植株=25:11

点评 本题以雌雄同株植物花色遗传为背景,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种植物的花色由多对基因控制.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紫色花个体与另一紫色花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蓝色花,其比例为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13: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但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观点三: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是观点三.
(2)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定律.
(3)观点二的同学认为蓝色花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则子代中蓝色花的基因型是A_BbDd(或AaB_Dd或AaBbD_),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写出一种可能即可)
(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蓝色花个体进行自交,如果后代出现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7:9或37:27,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5)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该种植物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的探究.如图是花药培养产生植株的两种途径,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图示两种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②选材时,从花粉发育来看,一般选择处于单核期期的花粉培育成功率较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染色法.
③在配制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理由是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截”短,正常基因就会受到损伤,可导致细胞衰老
B.抑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C.脑细胞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细胞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一正常生长的植物代谢的影响(在研究某环境因素对该植物代谢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均为最适状态).

(1)图甲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则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的是曲线A(填“曲线A”或“曲线B”);比较两曲线可看出,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图甲中温度为30℃时,该植物吸收CO2的相对量为6.
(2)结合图甲,图乙中植物的CO2吸收相对量是在温度为30℃时测定的,若温度改为20℃,D点将向右移动,此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3)对于图乙和图丙而言,与图甲的两曲线交点含义相同的点分别是D和G.当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处于x~z段时,随着CO2浓度的增加,不考虑CO2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叶绿体内固定CO2的反应速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果将该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并对该装置进行黑暗处理,测得该装置中CO2释放量>O2吸收量,且O2吸收量=0,则该植物中进行的相关反应的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植物雌雄异株(2N=24),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隐性基因a纯合时能够使雌性植株变为雄性植株,但变性植株不可育,雄性植株中无此效应.该植株叶形有披针形和狭披针形两种,由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雄性植株和一雌性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
F1
雌株数量:雄株数量1:3
叶形雌性都是披针形叶,雄性中既有披针形又有狭披针形
(1)测定该植物的一个基因组需测13条染色体.可育雄性植株的细胞中可能具有的Y染色体的条数为0或1或2.
(2)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披针形是显性性状.亲本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
(3)若亲本雌性植株为狭披针形,F1中雌雄植株随机交配,则F2中雌雄的比例为5:11.
(4)若该植物不存在基因a纯合时会使雌性植株反转为雄性植株的现象.该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两种,决定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中花色的表现型和比例相同,这是因为控制花色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性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的抗逆性与生物膜系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温度降低使生物膜系统的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抗逆性降低.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膜的磷脂结构和蛋白质结构均不相同
B.有些内质网与细胞膜直接相连,有些内质网通过囊泡与细胞膜间接相连
C.细胞内的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区室,使得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D.叶绿体中形成的类囊体增大了叶绿体膜面积,有利于暗反应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