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植物侧芽的生长受IAA及其它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植株为对照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图甲;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图乙。

1 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运输方向一般为_______,运输方式________

2)实验一中,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化合物,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______________

【答案】极性运输 主动运输 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测芽的生长 C3 ATP[H] 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

【解析】

IAA在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中体现了其两重性特点,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由于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的生长素积累而抑制侧芽生长,所以实验一中32h后,去顶,再涂抹生长素相当于末去顶,导致生长素在侧芽处积累生长慢,进而出现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对比实验二中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等多,生长快。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I(完整:在图2a)、Ⅱ组(去顶:在图2中为b)IAA浓度关系为:I(a)等于Ⅱ组(b);但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I组,很可能是Ⅱ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的生长。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是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在幼嫩部位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人工涂抹的IAA后,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起到抑制作用。

(3)实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三碳化合物,该三碳化合物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H]在叶绿体基质中才能还原成糖。在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据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反应①②④都可在乳酸菌细胞中进行

B.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在在反应前后形态结构保持不变,且能够反复利用

C.在酵母菌中,催化柠檬酸循环的酶都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D.③④过程是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因此不可能位于同一生物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图 1 是在 30℃下测得的光强度对两种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图 2 在光强度为1000μmol·m-2·s-1 下测得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野生型植株,突变型植株更适合在高温强光下种植

B.30℃时,突变型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在相同时间内合成更多有机物

C. 35℃下重复图 1 实验,AB 点向右上移动,且 B 的移动幅度比 A

D. 1200μmol·m-2·s-1 光强下重复图 2 实验,CD 均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对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夫妇(女性为杂合子)生了一个患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中不能解释其产生原因的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与 DNA 分子相关的图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 DNA 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含 14N 的子代 DNA 1/8

B.图甲和图乙所示物质均出现在图丙中

C.图丙中所示的碱基发生替换后不一定影响相关密码子的改变

D.人体细胞能进行图乙过程的部位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且能进行图丙所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2N=8)卷翅基因A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萨顿提出假说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因为果蝇有________________优点因此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_____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欲利用 “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DDDd不影响翅型,dd决定新性状翅型。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实验步骤:P“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 选出卷翅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上升期,甲状腺会分泌两种激素甲(T3T4),人体中只有这两种激素含碘

B.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反射性地收缩有助于上升体温,这是一种神经调节

C.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体温下降期,机体汗腺分泌增加,汗水在皮肤上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这是一种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丙图所示

D.图丙实验的后期X生物的种内斗争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区别该群落与其它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

2)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3)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长期间种草菇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将会增强,这也是人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有益尝试。

4)初夏池塘蛙声一片,这属于____________信息,它有利于_______________

5)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

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