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这是因为
 
激素的分泌降低.现象①说明该激素的相关作用是
 
;现象②说明该激素的相关作用是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专题:
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解答: 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的人群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低体温偏低说明体内的物质氧化少,产生的热量少;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说明神经的兴奋性不高.因此,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故答案为: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兴奋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识记、容易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激素的分泌、作用和调节--反馈(负)调节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为正常翅的果蝇中“假回复体”基因型可能为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型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
 
(基因型)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欲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用这些果蝇与
 
(基因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预测子二代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否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调查发现,某家系中既有甲种遗传病的患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也有乙种遗传病的患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且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如下图所示的家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患病概率的大小关系为
 

(2)Ⅱ7的基因型为
 

(3)Ⅱ3与Ⅱ4结婚后,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4)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若Ⅱ1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
 

(5)为了生育出不患乙病的孩子,Ⅱ6与一个家族没有乙病史的正常男性结婚后,是否需要进行产前诊断?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以某经济植物为材料所 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由甲图可推知,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有
 
(写出两种),甲实验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Ⅱ.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Ⅰ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表观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乙图.
(1)在ab段,Ⅰ组植株叶肉细胞内产生还原氢]的场所有
 
.该植株在
 
(填字母)点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Ⅰ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
 
移.
(2)根据该实验结果,提出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一项具体措施:
 

(3)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则此时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Ⅰ组植株.
Ⅲ.将对称叶片上侧遮光下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有机物变化量(b-a)所代表的是12小时内下侧截取叶片的
 
(填“总光合量”、“净光合量”或“呼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5×6→8和9,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B、根据1×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C、2号基因型一定为AA
D、若7号和8号婚配,所生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其中选择的实验材料与观察记录结果完全对应的是(  )
选项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
A骨髓造血干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染色体有序排列在细胞中央
C黑藻叶片叶绿体移动
D大肠杆菌有核膜和核仁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对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正确的是(  )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吸食吗啡等毒品的人群中艾滋病高发,为探究吗啡对HIV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种溶剂配制的三种不同浓度的吗啡分别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将培养瓶放在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取细胞培养液离心,检测
 
中HIV的数量.
(2)实验中应设置对照组,具体操作是将
 
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随着HIV感染天数增加,对照组中HIV数量
 

(3)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吗啡均能
 
HIV增殖,但是最大浓度(10-8mol/L)吗啡效果却并非最佳,科研人员推测其原因之一可能是高浓度吗啡会
 
T淋巴细胞的增殖.
(4)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可用于吗啡成瘾的临床治疗.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纳洛酮对HIV增殖的影响,将不同试剂分别加入到被HIV感染的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含量(10-3μg/mL)
组别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吗啡组5.5931.7381.77243.0
吗啡和纳洛酮组1.968.1115.3641.23
纳洛酮组1.978.1015.8142.30
对照组1.938.0315.3041.01
②由实验结果表明,纳洛酮
 
HIV的增殖,
 
吗啡对HIV增殖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动物细胞中不存在的糖类是(  )
A、葡萄糖B、乳糖C、淀粉D、糖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