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抗体是人体体液免疫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物质,其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如下图所示,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过程需tRNA,可发生A--T、G--C之间配对现象

B.图中b过程,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后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C.图中c、d过程,蛋白质穿过膜的层数为4层

D.图中c、d过程,反映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合成蛋白质时碱基配对发生在翻译过程,是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的配对,没有碱基T与A的配对,A错误。多肽链经内质网加工后,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形成成熟的蛋白质,B错误。图中c、d过程,蛋白质通过胞吐运出细胞外,跨膜层数为0,C错误。图中c、d过程发生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运输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代表反应发生的场所,字母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所含成分最多的是水

B.E可以参与②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C.A、C、F、B分别代表丙酮酸、CO2、[H]、ATP

D.F能进入其他各种细胞器参与细胞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的成功与豌豆杂交实验密不可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

B.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对母体进行去雄处理

C.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

D.孟德尔做出了“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在不同温度下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植物呼吸速率的大小可以用甲图中A点表示,主要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若适当改善环境条件,则图甲中的B点左移、C点右移

C.图甲中光照强度为C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可以用AD表示

D.图乙中CO2浓度为P时,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且m一定比n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 (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 。

(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 (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 ,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 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 ,对应甲图中应为 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 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A.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和T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

C.图乙中温度超过T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