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用装置甲(如图)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
 
,而自变量可以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两种).
(2)该小组同学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所示),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丙.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
 
,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
 

③若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 与C5 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C3
 
,C5
 

(3)该小组又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g(用字母表示).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装置甲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即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
图丙表示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光合作用强度越大,产生的氧气就越多.因此图示说明,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上升,光合速率不断上升,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开始下降.
图丁中,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解答: 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上浮叶片的数量,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如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
(2)①从题意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分解为光合作用提供CO2,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根据题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时间越短光合作用强度越大.bc段NaHCO3溶液浓度继续上升,所以此时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为光照强度;曲线上升表明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氧气减少),而C点之后NaHCO3增加,导致叶片细胞外的浓度过高,叶片细胞失水从而影响了它的细胞代谢,故而导致光合作用降低.
③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后,NaOH能吸收CO2,使CO2浓度下降.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减弱,因此植物的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下降,C5相对含量上升.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的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故右侧照光后称重得到的是总光合作用减去呼吸消耗(净光合作用)后的重量,左侧遮光后称重得到的是呼吸作用消耗后的重量,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b-a). 
故答案为:
(1)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或浮起相同叶圆片所用的时间) 光照强度(台灯与烧杯的距离) 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
(2)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光照强度  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③下降  上升
(3)(b-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探究实验等方面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过程图和曲线图,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实验装置,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在t3时,甲种群的种群密度最小,在t4时,乙种群的种群密度最大
C、在t3-t5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稳定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
D、若甲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l一t2都是积极防治时期,其中t2时防治的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低倍镜下观察标本时,物象十分清楚,但转换高倍镜后物象模糊,此时应(  )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A、2项B、3项C、4项D、5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问题.

(1)6~8h间,容器内的CO2含量
 
,植株干重
 

(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3)10h时植物细胞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O2含量为零,此时植物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是
 

(4)若在其他条件和上述操作都不变的前提下,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呼吸速率会
 
(变慢、不变、变快),原因是
 
.在图中绘出该变化后的光合作用速率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采摘时成熟度对水蜜桃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实验在密闭罐中进行,以单位质量的水蜜桃果肉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气的量表示呼吸速率,结果如图.请回答:

(1)实验开始的20h内,水蜜桃果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本实验中,测定的是水蜜桃细胞
 
呼吸速率.实验进行到50h之后,30℃条件下密闭罐中CO2的量仍会增加,原因是
 

(3)30℃条件下,实验进行到50h之后,水蜜桃呼吸速率比2℃和15℃条件下都要慢,原因是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5)在密闭容器中,水蜜桃成熟速度更快,主要原因是
 

(6)根据以上分析,为延长水蜜桃的储藏时间,应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病毒呈球状,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具有抗原特性,分别是红细胞凝结素(简称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HA和N各有“本领”,前者可以使病毒轻松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使其感染;后者则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
(1)膜上的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分布形式通常与其功能相适应,如①与多糖结合后的功能是
 
;贯穿在结构②中的蛋白质⑦的功能可能有
 
(至少写出两点).
(2)H7N9禽流感病毒在复制时,直接参与合成红细胞凝结素的细胞器是
 
(不考虑能量系统).假设H7N9流感病毒基因由m个核苷酸构成的8个负链的RNA片段组成,则该病毒基因组中含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随后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4)禽流感病人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如果服用头孢霉素是否有疗效?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5)通常每一种病毒都有特定的感染对象,例如人流感病毒主要在人际间传播,而禽流感病毒主要在鸟类及家禽间传播,一般不会跨物种传播,科学家发现病毒遗传物质序列通常与被感染对象遗传物质序列有相似的片段.现在,禽流感病毒(H7N9)能感染人类是由于
 
,但暂时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的能力;如果猪同时感染H3N2(人流感病毒)和(H7N9),则可能发生
 
,最终能产生在人际间传播的新型流感病毒,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
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图
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对于酵母菌而言一,线粒体不是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B、在T1之前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C、在T1~T2时段,进行无氧呼吸是酵母菌单位时间内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D、在T1之前和T1之后,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既有[H]的产生,也有[H]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