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过水痘的人以后不再得水痘
B.淋巴细胞产生特殊蛋白质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角质层细胞阻止病原体侵入人体
D.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

分析 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 解:A、患过水痘的人以后不再得水痘是由于进行了特异性免疫,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淋巴细胞产生特殊蛋白质是指抗体,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后会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角质层细胞阻止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防线,C正确;
D、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考生要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能够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喀什地区泽普二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喀什地区校级月考)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保证试管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注:假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H2O+CO2(CH2O)+O2

(2)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相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左侧 (填左侧或者右侧)位置处.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a、b、c、d .此时绿叶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4)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100 毫升(假设光照强度的变化不会改变植物体的温度),若此时对此装置照光1小时,黑暗1小时持续处理24小时后,此叶片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基本不变 (填增加/基本不变/减少).

(5)如果利用该装置探究叶片的呼吸作用方式,需要把二氧化碳缓冲液改为清水或者去除,同时对整个装置进行 遮光 .假设植物呼吸消耗的是葡萄糖,环境因素对气体体积没有影响,实验开始后红色液滴始终没有移动,可以推测叶片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成都校级期中)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为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这种对药物发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图中的(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福州校级期末)下列可以认为是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A.二倍体配子中所有的染色体 B.体细胞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C.四倍体植物的一半染色体 D.单倍体配子中所有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开县校级月考)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等内环境中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过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见图).
①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有1、2、3组.
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第二步:
组合编号ABC
处理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只有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说明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③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新结论:DNA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生活在土壤中,营养方式是异养
C.能够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
D.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维持自身需要,是化能自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为结晶牛胰岛素分子结构示意图.已知胰岛素含有A、B两条多肽链,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间通过两个二硫键(二硫键由-SH+-SH→-S-S-+2H连接而成)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则胰岛素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和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的数值各是多少(  )
A.49、882B.49、888C.50、882D.50、8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平坝新一中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为常染色体上遗传)情况,他们以班级为单位,对各班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表:
     亲本
子代
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
双亲全为双眼皮双亲只有一个为双眼皮双亲中全为单眼皮
双眼皮数120120
单眼皮数74112子代全为单眼皮
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第一种调查情况,就能判断单眼皮为显性.
(2)假设控制眼睑遗传的用A、a表示,则眼睑的遗传可以有6种婚配方式.
(3)调查中偶然发现,某人一只眼为双眼皮,另一只眼为单眼皮,请你用所学遗传知识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双眼皮基因表达受环境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4)表中120:74这个实际数值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最可能的原因是:被调查人群数量不够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