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良好的实验材料.
(1)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皱粒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使豌豆种子淀粉含量低而表现为皱粒.由此可知,该相对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2)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已知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研究人员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分别与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F1表现 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 有豌豆素
3
4
有豌豆素,
1
4
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 无豌豆素
1
4
有豌豆素,
3
4
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无豌豆素
3
16
有豌豆素,
13
16
无豌豆素
①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②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3)为鉴别表中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研究人员利用该豌豆自交,并进行了相关统计,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若后代
 
,则其基因型为
 

②若后代
 
,则其基因型为
 

(4)进一步研究表明,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答题卡方框内尝试用概念图的方式(文字加箭头的形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已知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因此能够产生豌豆素的基因型为A_bb.题中提出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均为纯种,因此可以根据野生型的基因型以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确定突变品系的基因型.
解答: 解:(1)根据基因突变的概念可知,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即改变了基因的结构,因此相对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2)①由题意,可知有豌豆素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均为无豌豆素植株,故纯种野生型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组别Ⅰ中,突变品系1×野生型后代有豌豆素(A_bb),并且自交后代比例为3:1,因此确定F1的基因型是Aabb,则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从组别Ⅲ可以看出,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双亲(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基因型是aabb、AABB,可判定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
②第Ⅰ、Ⅲ组F2中,有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均为
1
3
AAbb、
2
3
Aabb,故二者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
3
×
1
3
+
2
3
×
2
3
=
5
9

(3)突变品系2(AABB)×野生型(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为
1
3
AABB、
2
3
AABb.AABB的豌豆自交,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而AABb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有豌豆素的植株,并且有豌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植株之比为1:3.
(4)结合题意,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酶A的合成,据此并结合题意画图(见答案).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①AAbb   aabb    AABB(顺序不可颠倒)    ②
5
9

(3)①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      AABB
②出现有豌豆素的植株(或有豌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植株之比为1:3)AABb(注意:①、②顺序可颠倒)
(4)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根据基因突变的概念进行相关判断;能够根据表格中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并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非典型性肺炎曾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查明引起该病的生物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认为这种病毒是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它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
B、它能通过增殖繁衍后代
C、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它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的一个遗传性状往往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称为相对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
(1)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皱粒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使豌豆种子淀粉含量低而表现为皱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对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②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
 

③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淀粉分支酶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2)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如图表示该植物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植物开紫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②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开红花的个体占
 

③现有一纯合的白色植株,要检验该植株的基因型,应使之与纯合的
 
色植株杂交,若子代
 
,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若子代
 
,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为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此细胞具有细胞壁、
 
 
等特有结构,但不具有
 
(填细胞器名称).
(2)若想去除细胞壁又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可以用
 
酶和果胶酶处理该细胞.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它的基本支架是
 

(4)如果该图为蚕豆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5)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6)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
 
].
(7)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该过程中液泡的颜色深浅变化为
 

(8)⑩的主要成分是
 
 
,其中前者可被甲基绿染液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的舌和软腭处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连(图1). 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图2),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

(1)分析材料,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为
 
.图2所示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2)如图3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假设①、②、③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将沿着
 
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经途径是
 
 (用图中编号和字母表示).
(3)据上所述,若要使小鼠对苦味物质产生“甜”的喜好感,合理的做法是
 

A.抑制小鼠苦味神经之间的冲动传递
B.刺激并打开甜味细胞质膜上的离子通道
C.阻断小鼠苦味细胞与其味觉神经之间的联系
D.将识别苦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导入小鼠甜味细胞中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某动物种群数量增长起决定作用和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B、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
C、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如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②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③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④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