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分析 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 X、Y无关.
解答 解:①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纯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儿子都正常,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杂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frac{1}{2}$;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纯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儿子都不患病,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杂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frac{1}{2}$,即发病率相同,①错误;
②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纯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女儿都正常,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杂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女儿患病的概率为$\frac{1}{2}$;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纯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女儿都正常,若与其婚配的正常女性是杂合子,则男性患者的女儿患病的概率为$\frac{1}{2}$,即发病率相同,②错误;
③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若与其婚配的正常男性是纯合子,则女性患者的儿子都正常,若与其婚配的正常男性是杂合子,则女性患者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frac{1}{2}$;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儿子均患病,即患病率不同,③正确;
④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若与其婚配的正常男性是纯合子,则女性患者的儿子都正常,若与其婚配的正常男性是杂合子,则女性患者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frac{1}{2}$;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女儿均正常,即患病率不同,④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a)数、染色单体(b)数、DNA分子(c)数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 )
A.中心粒发出星射线 B.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DNA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④⑤ | D. | 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钟罩内二氧化碳的量也不会发生变化 | |
B. | 要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光照强度应大于该光照强度 | |
C. | 所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产生的氧气总量大于不含叶绿体的细胞利用的氧气总量 | |
D. |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 | |
B. | 一个基因只控制生物体的一种性状 | |
C. | 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聚合酶催化完成 | |
D. | 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溶酶体内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转化率a为0.8 | |
B. | 黑暗环境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保持恒定不变 | |
C. | 光照强度为mlx时,植物每小时制造的葡萄糖为30mg | |
D. | 光照强度为nlx时的呼吸作用强度(CO2释放量)为22.5mg/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特殊活性蛋白质 | B. | 大量元素 | C. | 微量元素 | D. | 多肽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 |
B. | 拟核是硝化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 | |
C. | 在显微镜下观察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 |
D. | 真核细胞的蛋白质、DNA等物质都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凋亡 | |
B. | 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 | |
C. | 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 |
D. | 异常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