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分) I. 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

(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

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

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

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

化的曲线(注意交点)。

Ⅱ.右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分析回答:

 (1) 在此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__。

(2) 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mg.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大于或等于或小于)300mg。与C点相比,D点C3的含量________(升高或不变或降低)。从图中标的点取相同数量的叶片,经过脱色碘液处理,_____点的颜色最深。

(3) 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________(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I.(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1分)

(2)不同氧浓度下,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2分)

(3 )一样多(1分)    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以及P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如右图所示(2分)

Ⅱ.(1)0:00-5:00和20:00-24:00(或20:00-5:00)(2分) 

(2)77    大于    降低    B  (每空1分)

(3)右    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大量的CO2 (每空1分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早和栉毛虫间的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甲图所示;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乙图所示。        

I.(1)两种生物中,         是捕食者。
(2)若右图表示大草履虫迁入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该种群的增长方式为       。经调查,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只。

II.右图表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如果要使B尽量多地从A获得能量则A→C和A→B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                   。若人们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会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16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3分)
③结果分析:                                                       。(3分)
II、(10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合肥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16分)I、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注:假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相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左侧或右侧)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                             

Ⅱ.图A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B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oC和25oC)下,某一光照强度时氧气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5)当图B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照强度为        和_________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

(6)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25℃、4千勒克斯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16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 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3分)

③结果分析:                                                        。(3分)

II、(10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早和栉毛虫间的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甲图所示;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乙图所示。        

I.(1)两种生物中,          是捕食者。

(2)若右图表示大草履虫迁入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该种群的增长方式为        。经调查,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只。

  

 II.右图表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如果要使B尽量多地从A获得能量则A→C和A→B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                     。若人们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会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