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选用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
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
D.若第一次测定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101~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单元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江苏一模)如图表示营养物质浓度的变化对微生物生长速度和菌体量的影响,根据该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菌体的产量
B.营养物质的浓度在0.1 mg/mL~1.0 mg/m1.会影响对数期的生长速率
C.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稳定期菌体的代谢途径
D.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菌体高速生长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6.2 DNA片段的扩增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缓冲溶液以及蒸馏水使用前必须进行的关键步骤是( )。
A.反复洗涤 B.用酒精擦洗
C.高压灭菌 D.在-20 ℃储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假设你已经探究了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45 ℃)和最适pH(为4.8),若还想进一步研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合理设置果胶酶用量的梯度后,可通过苹果泥出汁的多少来判断酶的用量是否合适。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1)材料用具:制备好的苹果泥、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筒、试管夹、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和盐酸。
(2)实验步骤:
①取6支试管,编号1~6,分别加入________,调节pH至4.8。
②向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然后放入45 ℃恒温水浴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步骤的设计是否有不妥?如果有,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不同的pH梯度
B.控制不变的量有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
C.可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体积判断果胶酶的最适pH
D.pH过低时,果胶酶活性变小,但不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1.2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 ℃恒温箱的目的是(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浙江省富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粒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 倍
C.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彼此分离
D.染色体1 与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高二选修一3.4 酶的固定化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固定化酶应用特点的是( )。
①可以被反复利用 ②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
③能自由出入载体 ④一种固定化酶只催化一种酶促反应 ⑤酶多用包埋法固定化
A.①②③ B.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二单元2.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