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红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 |
B. |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 |
C. | 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原细胞有活性 | |
D. | 采用差速离心法将蓝藻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解:A、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A错误;
B、还原糖的鉴定需要组织样液和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如果没有水浴加热,即使有还原糖存在,也不会呈现砖红色沉淀,B错误;
C、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
D、蓝藻是原核生物,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 |
B. |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 | |
C. | 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一般需要消耗ATP | |
D. | 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构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
B.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底部吸出培养液计数且没有振荡试管 | |
C. |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 |
D. |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不同方式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
B. | 减数分裂也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 |
C.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 |
D. | 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三种物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向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 |
B. | 三种物质对主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堵加,抑制作用增强 | |
C. | IAA和NAA通过抑制伸长区的生长对拟南芥主根起作用.2,4-D通过抑制分生区和伸长区对主根的生长起作用 | |
D. | 三种物质作用于根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一定相同,所以作用效果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B. | 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 | ||
C. | 树干的导管细胞 | D. |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 技术,捐献卵母细胞时,通常给捐献者注射激素使其 。
(2)②过程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目的是 ;进行③过程前需对精子进行体外培养,目的是 ;⑤过程表示 ;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已知母亲(甲)患有线粒体肌病(一种线粒体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若母亲(甲)自然受孕,其子女患该病的情况是 ,“三亲婴儿”技术能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