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 | |
B. |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 |
C.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
D. | 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 |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A正确;
B、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B正确;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导致生物进化,C正确;
D、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膜由于具有核孔,因而是全透的 | |
B. | 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 |
C. | 两者蛋白质分子的种类有差异 | |
D. | 核膜有2层,细胞膜只有1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脑干和脊髓 | B. | 大脑和脊髓 | C. | 小脑和脑干 | D. | 只有脊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被破坏之后不能在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 | |
B. | 多细胞生物是由多种细胞相互联系,协调统一构成的有机体 | |
C. | 艾滋病病毒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生物 | |
D. | 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离不开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 |
B. | 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仅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 |
C. | 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 |
D. | 至少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忻州 临汾 长治 康杰中学高三下第四次联考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微生物A可以生产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与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请回答:
(1)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 (蒸馏/萃取)方法从菌体中提取。
(2)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 与干热灭菌。
(3)为获得微生物B 的单菌落,应选用油脂作为碳源的 (“固体” 或“ 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原因是 ;为确定此菌落为微生物B的菌落,可将适量的苏丹Ⅲ试剂加在平板中,用 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出现 现象时,则可判断为微生物B的菌落。
(4)为避免培养皿污染,需将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