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克隆实验的缺点(  )
A.重构胚胎成功率低B.流产率高
C.胎儿畸形率高D.克隆后的胚胎着床率高

分析 动物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过程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而是通过核移植生产遗传结构与细胞核供体相同动物个体的技术,就叫做动物克隆.

解答 解:哺乳动物克隆实验的缺点有重构胚胎成功率低、流产率高、胎儿畸形率高、克隆后的胚胎着床率低.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克隆实验的缺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B.用此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同时须用该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产生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
C.要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缝合”起来,要用DNA聚合酶
D.限制酶切割DNA分子时,是破坏了同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代表的化学元素是N和P,Y代表的主要化学元素是N.
(2)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中,再加入下列几种有机物,模拟化合物B的合成.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0H



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其中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上述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原料合成化合物B的是①④⑤(填序号).
(3)胰岛B细胞产生、运输、加工和分泌胰岛素到细胞外,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胰岛B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图2中的Ⅰ、Ⅱ、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4)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美国科学家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之所以用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这是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结构的膜,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原料直接来自于(  )
A.细菌B.噬菌体
C.环境D.原噬菌体外壳的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有机物生产的最宏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探究其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
材料用具:玉米植株、酒精、酒精灯、碘酒、显微镜、培养皿、大烧杯、镊子、火柴、双叠刀片、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毛笔、小块木板.
实验目的:探究C4植物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
实验步骤:①将玉米植株置于光照下几小时,取一叶片;
②将玉米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色素; ③取出脱色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④用双叠刀片将叶片横切成薄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蓝色,则说明C4植物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②若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呈蓝色,则说明C4植物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在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③若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都呈蓝色,则说明C4植物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这种获取方法属于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③是在热稳定DNA聚合酶(或答:“Taq酶”)(填“酶的名称”)作用下进行延伸的.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卡那霉素.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具体方法是使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与提取出的mRNA分子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A~C为某动物体三个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A、B、C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生的变化分别是: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A图d→e和B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的不同点在于:A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3)就C图而言,b→c的变化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h→i的变化是由于受精作用.
(4)下列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是:A图中的b→c有丝分裂间期;B图中的c→e减数第一次分裂.
(5)与A图中的c→d相比,B图中的c→d细胞分裂的显著特点是分裂过程中有联会行为且出现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相应的水解酶处理D,最终产物应该有葡萄糖和多种氨基酸
B.若该膜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以a方式吸收葡萄糖
C.置于适宜浓度KNO3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c、a
D.该图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例如牧场工人、屠宰场工人等.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和鉴定: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挑选可疑菌落,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5℃环境下培养24小时.取等量菌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置于35℃环境下培养6小时.
(2)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高压灭菌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有机碳(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②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细菌大量繁殖、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若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低(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③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属于接触传播,通过该途径传播的疾病还有艾滋病、乙肝等.早在1876年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就已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对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病疫苗,该疫苗最早是由科学家巴斯德发明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