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B.效应T细胞可产生抗体
C.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D.HIV攻击人体的B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分析 1、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一般来自于体外,但是人体的癌细胞也属于抗原.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解答 解:A、抗原并不都是外来异物,如人体自身产生的癌细胞也属于抗原,A错误;
B、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B错误;
C、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抗原的吞噬、处理和呈递,C正确;
D、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知识,考生识记抗原的概念、特点等,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够区分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为细胞呼吸过程,叙述合理的是(  )
A.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过程是①②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H2O作为原料且仅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①④过程仅发生在动物细胞中
D.若苹果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相等,则两者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逆转录RNA病毒,其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中存在有A-T的配对
B.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C.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在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中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基因和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根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推断出S型菌中的某种物质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并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证明: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DNA.
(2)第三组实验中,培养基上只长R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的DNA被DNA酶分解.
(3)若将第一组实验中得到的S型菌继续培养,后代应该是S型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胞有2个四分体B.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
C.该细胞称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可产生一个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图位某白化病家族遗传系谱图,第Ⅲ代个体中可能不携带该治病基因的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生物兴趣小组将等量的酵母菌分别接种到无菌水、5%葡萄糖溶液、马铃薯培养液和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取样计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取样前,应将培养液震荡摇匀,以避免样品不均匀对计数产生影响.
(2)由于培养初期酵母菌增殖速度快,因此0~24h间的取样间隔较短.
(3)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呈现S型,在12~18h之间,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4)在马铃薯培养液、5%葡萄糖溶液中培养的酶母菌种群数量无明显增长,其原因是营养物质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研究矿物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对玉米叶面喷施Zn肥,分别测定大喇叭口期(7月28日)、抽穗期(8月16日)、灌浆期(8月29日)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图1)、叶绿素含量(图2).
(1)图1中光合速率的含义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A.
A.氧气的释放量    B.葡萄糖的消耗量
C.纤维素的消耗量    D.脂肪的消耗量
(2)根据图1判断,叶面喷施Zn肥后,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升高(升高/降低/不变).
(3)根据图2分析,叶面喷施Zn肥影响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可能原因是提高叶绿素的含量使供应增强,进而促进光合速率的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