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基础是。
(2)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
形式进行循环。
(3)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四中高三第二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例中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的是
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B.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比例越来越高
C.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比例
D.通过辐射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一种保鲜剂--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但其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添加剂中青鲜素浓度(mg/L) | 水 | 10 | 30 | 90 | 270 | 810 |
变异细胞比例1/106 | 0 | 0 | 1 | 1 | 2 | 8 |
(1)青鲜素和 (一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类似。
(2)其残留毒性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致癌,请指出青鲜素导致细胞癌变的机理: 。
Ⅱ. 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作用效果,请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3)为探究不同浓度6—苄基氨基嘌呤(生长调节剂)对洋兰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1。
①若要探究6—苄基氨基嘌呤促进洋兰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6—苄基氨基嘌呤浓度的取值应设在 ppm之间。
②用6—苄基氨基嘌呤处理洋兰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蘸沾法和 两种。
(4)生长素对茎、根等器官的生长均有影响,图2是水平放置的绿豆幼苗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 。若将同样的绿豆幼苗根、茎水平放置在一失重的装置中,则茎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RNA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
B.HIV病毒能发生RNA的复制
C.某些RNA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D.某些RN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发生于特定的DNA分子片段,一定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B.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一般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aa)的儿子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C.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得到的无子番茄的果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番茄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
D.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南充期末)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TRH是 .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 ,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 ,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工程流程的顺序是A、B、C、D、E、F、G | |
B. | A、B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C过程是在细胞质内完成的 | |
C. | G过程的完成依赖于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 |
D. |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