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甲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 |
B. | 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 |
C. | 图丙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2 | |
D. | 得到上述图象均需染色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为减数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显示同源染色体配对但未形成四分体,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为是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在分裂,所以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丙为有丝分裂,箭头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解答 解:A、由分析可知,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A正确;
B、图乙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染色体数目没有减半,B错误;
C、图丙中箭头所指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2,C正确;
D、制作装片的过程有: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应用假说演绎法 | |
B. |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
C. | 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
D.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用物理模型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 |
B. | 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
C. | 吞噬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 |
D. | 该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可将结核杆菌降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0 | B. | 110 | C. | 180 | D. | 2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 |
B. | 制片前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以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 |
C. |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 |
D. | 显微镜下大部分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是蓝藻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 |
B. | 肌肉细胞收缩时,伴随着该细胞内的ATP-ADP循环 | |
C. |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 |
D. | 人在一般的饥饿状态下,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