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在人类体细胞的基因组中,若与细胞癌变相关基因中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并不会马上形成癌细胞;已知抑癌基因的突变为隐性突变,原癌基因的突变是显性突变.如图为人类结肠癌的形成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是一系列基因发生突变后累积的结果
B.与瘤细胞相比,无限增殖、细胞黏着性降低等是癌细胞的特点
C.由图可推测,APC抑癌基因主要负责抑制细胞过度增殖
D.图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至少存在3个抑癌基因和2个原癌基因

分析 1、癌细胞是异常分化的细胞,其特征是:(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
2、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是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分析题图:题图是人类结肠癌的形成过程,由题图知,人类结肠癌细胞的形成是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一系列基因发生突变后的结果.

解答 解:A、癌细胞的出现是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癌变不仅仅是一个基因的突变,是一系列基因发生突变后累积的结果,A正确;
B、由题图知,腺瘤细胞是由过度增殖的上皮细胞的DNA去甲基化形成的,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而癌细胞均具有无限增殖、细胞黏着性降低等特点,B正确;
C、由图知APC抑癌基因突变后导致正常结肠上皮细胞转化为过度增殖的结肠上皮细胞,据此可推测APC抑癌基因主要负责抑制细胞过度增殖,C正确;
D、由题图知,人类结肠癌细胞的形成是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在抑癌基因(APC抑癌基因、DOC抑癌基因、P53抑癌基因)、原癌基因(K-ras基因)、其它基因等一系列基因发生突变后的结果,可得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至少存在3个抑癌基因和1个原癌基因(不能看出2个原癌基因),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人类结肠癌的形成过程图,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考生识记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通过分析题图明确结肠癌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具有膜的结构有②④⑥⑦⑨(填序号).
(2)如果甲细胞能分泌抗体,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①④⑥⑦(填序号).
(3)图甲和图丙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4)图乙形成的组织不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请说出理由叶片呈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5)如果图乙为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该有的细胞器是2和4(填图中序号).
(6)图丙中4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7)如果图甲是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依据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先后分析,b属于内质网.
(8)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除了该功能外,其他的两个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9)下列哪类物质是分泌蛋白?BC.(多选)
A、呼吸酶     B、胰岛素    C、抗体      D、血红蛋白        E、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刚毛与截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为探究两队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提示: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Ⅰ区段)和非同源区段(Ⅱ、Ⅲ区段).Ⅰ、Ⅱ、Ⅲ区段上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均为伴性遗传.

亲本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灰身刚毛(♀)×黑身截毛(♂)灰身刚毛灰身刚毛
灰身刚毛
灰身截毛
黑身刚毛
黑身刚毛
黑身截毛
   6:3:3:2:1:1
实验二灰身刚毛(♂)×黑身截毛(♀)灰身刚毛灰身刚毛
灰身刚毛
灰身截毛
黑身刚毛
黑身刚毛
黑身截毛
  6:3:3:2:1:1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推断出果蝇灰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二中F1灰色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YD,F2的灰色刚毛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8.
(3)已知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还是Ⅱ段,则可选择表现型为腿部无斑纹的雌性亲本与表现型为腿部有斑纹雄性亲本进行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
C.蓝藻细胞在细胞分裂时也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课题小组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
光照强度(klx)
O2变化量(mg/h)
温度
0510
10℃-0.5+3.0+4.0
20℃-1.0+2.0+5.0
(1)该植物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CO2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立即增加.
(2)在20℃,光照强度为5klx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在10klx光照条件下10h,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少15mg.在1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h,黑暗14h,O2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1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的效应器主要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激素与靶细胞膜上或靶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发挥调节作用
C.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D.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有积极意义

C.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随机交配 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承德市联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冠心病可能是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患猫叫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D.21三体综合征属于可遗传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