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D是RNA,C、E都是生物大分子,C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8种,B 物质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碱基组成上不同的是:组成C物质的没有U,组成D物质的没有T.
(3)C物质和D物质在结构上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CDNA为双链(双螺旋结构),DRNA为单链结构.
(4)C存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D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合成E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其中D是RNA,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则C是DNA,A是核苷酸,E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

解答 解:(1)A是核苷酸,真核生物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B为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C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A、C、G、T组成);D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A、C、G、U组成).因此,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和碱基(胸腺嘧啶、尿嘧啶).
(3)DNA和RNA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DNA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RNA一般为单链结构.
(4)C为RNA,其存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D为RNA,存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E为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故答案为:
(1)8   20   
(2)U  T  
(3)DNA为双链(双螺旋结构   RNA为单链结构
(4)细胞核   细胞质   核糖体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核酸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能对两种合适进行比较;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B.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C.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D.受精卵中全部DNA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细胞的多样性
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D.没有氨基酸结构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为研究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对弱光照的耐受能力,研究者进行如下实验 ①利用遮荫网控制不同组别的透光程度(透光处理). ②撤掉遮荫网,常规条件培养15天(恢复处理),测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对照组采取的处理是自然光照.各种处理条件下,植物体在图示时段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16时.
(2)处理条件为透光20%~25%时,两种绣线菊光合速率在全天只出现一次高峰,此条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3)分析两种绣线菊恢复处理的曲线可知,对弱光耐受能力更强的是金焰绣线菊,理由是透光20%~25%条件处理的金焰绣线菊恢复处理后,在(8时)光照较弱的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4)本实验中每种处理条件几乎都在12时左右出现“低谷”,此时细胞间隙中的CO2不足,直接导致暗反应中C3产量下降.
(5)若想进一步研究不同透光处理是否影响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实验操作步骤应包括①③⑤⑥(填序号).
①称取等量各组叶片分别加入等量无水乙醇,研磨、过滤提取色素滤液   
②制作各组叶片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③利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提取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反复多次   
④利用移液管在无菌条件下向滤纸条上转移色素提取液   
⑤将带有色素提取液的滤纸条底端浸于层析液中一段时间   
⑥比较各组滤纸条上色素条带的数量、宽度和颜色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肝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C.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最早在一堆垃圾里的有机物中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又在附近的植物中检测到了放射性,接着在其周围生活的动植物内也检测到了放射性,动物体内的放射性的强弱情况如图.
(1)如果放射性只来自某一种元素,你认为最可能是什么元素N或P(填“C”“H”或“N”、“P”)?
(2)这种放射性物质是如何进入到植物体内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N或P以离子的形式进入土壤,再由植物的根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植物体内.
(3)图中三种动物,哪种体内最早有放射性?鼠.它又是如何具有放射性的?它经摄取具有放射性的植物而具有放射性.
(4)为什么曲线S滞后了曲线G?蛇是食肉动物,会以鼠为食,当鼠具有放射性后,蛇才具有放射性,所以曲线S滞后于曲线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小麦中,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用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的两种小麦作亲本,培育矮秆抗病的良种小麦供农民使用.
(1)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供农民使用至少需要4年时间,每一年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请完成下表:
时间方法目的
第1年杂交获得F1种子
第2年自交获得F2种子
第3年自交选出矮秆抗病纯系植株
第4年自交选出纯系植株(ddTT)扩大培养
(2)第3年开始出现矮秆抗病类型,它约占群体的比率为$\frac{3}{16}$;若用单倍体育种,开始出现矮秆抗病类型约占群体的比率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转化过程,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③过程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
B.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
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慢
D.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