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几种培养基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允许某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抑制和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是鉴别培养基
B、制备MS培养基制备母液时,不同营养成分配制比例有所不同
C、植物无土栽培和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不论是化学成分,还是物理状态都不相同
D、感染杂菌的培养基和使用过的培养基都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考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专题: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利于另一些细菌的生长,从而使后者从含有杂菌的标本中分离出.鉴别培养基主要用于分离并区分不同的细菌.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MS培养基含有近30种营养成分,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这几十种成分进行称量,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别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培养基母液. 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属于固体培养基,且需要经过灭菌处理,为保证植物和植物细胞的正常生长,培养基都需要各种必需矿质元素并加入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无土栽培的培养基应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但不需要灭菌、不添加植物激素,属于液体培养基.感染杂菌的培养基和使用过的培养基都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解答: 解:A、允许某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抑制和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是选择培养基,A错误;
B、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MS培养基含有近30种营养成分,不同营养成分配制比例有所不同,B正确;
C、无土栽培的培养基应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但不需要灭菌、不添加植物激素,属于液体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属于固体培养基,且需要经过灭菌处理,为保证植物和植物细胞的正常生长,培养基都需要各种必需矿质元素并加入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C正确;
D、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操作者,感染杂菌的培养基和使用过的培养基都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培养基的类型及其作用的区别,意在强化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
B、是一种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糖类
C、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是一种能够被人体肠道很好吸收的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唾液淀粉酶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 ④Na+   ⑤血浆蛋白.
A、①③B、②③④⑤
C、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D、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该微生物为
 
(真核/原核)生物,呼吸作用类型为
 

(2)该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可分解
 
,产生的终产物是
 

(3)为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值.若某研究员将样品的次序搞乱了,那么,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
 

(4)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5)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葡萄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人体二次免疫情况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变化为(  )
A、膜外正电位,膜内正电位
B、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
C、膜外负电位,膜内负电位
D、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
 

(2)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3)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
 

(4)来自细菌的抗虫基因能连接到棉花细胞中的DNA分子上,原因是
 

(5)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成功的表达,使棉花产生新性状.这种变异的原理属于
 
.这种成功的表达也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物种演化关系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南美洲大陆迁来的祖地雀A进化为B、C两种地雀的原因是祖地雀分别迁往甲、乙两岛后,由于有
 
隔离而不能交配,又由于两岛环境条件的差异,进而导致两个种群的
 
发生不同方向的改变而成为两个物种,这是长期
 
的结果.
(2)甲岛上的B地雀迁到乙岛后没有与C地雀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B地雀和C地雀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着
 
,无法实现正常的
 
交流.
(3)迁到乙岛的B地雀却进化成D地雀,原因是
 

(4)由于不同岛屿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迁到不同岛上的地雀与环境条件相互影响,通过漫长的
 
过程,形成了地雀物种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