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aaBB、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无关,你的理由是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回答3点)
②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产生生殖细胞时出现异常,即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没有移向两极.
③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与②原因相同)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乙醇生成乙酸需同时具有两种酶,并且分别由A基因和b基因控制,即基因型为A_bb.“白脸人”没有乙醇脱氢酶,则其基因型为aa__.此种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

解答 解:(1)“白脸人”无法转化酒精,且两种酶都没有,因此,其基因型是aaB_,即aaBB、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ADH,其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
(3)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等.
②根据父亲为“+-”,母亲为“--”,患儿标记为(++-),说明患儿的“++”都是来自父亲.因此是父亲的13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
③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aaBB、aaBb 乙醛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无关 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①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
②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红脸人”的基因型;掌握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皮肤表皮细胞所获得的氧气是直接从( )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 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B、50% C、42% D、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性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
(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砖红色沉淀的深浅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
(2)下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

①植物激素(如乙烯)是植物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②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8-9天之间达到最大.
(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
(4)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7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
②检测两组香蕉的CO2释放量,如果实验组实验组的CO2释放高峰推迟或不出现,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某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过程为C3的还原,③过程为二氧化碳的固定,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在此过程中可以产生还原氢的有①④(填图中数字),需要消耗还原氢的是②(填图中数字).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则C3的含量会减少.
(4)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2.04.06.08.09.010.0
光合作用速度
[CO2mg/(100cm2•h)]
-2.02.06.010.012.012.0
光照强度在0~9klx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影响;超过9klx时,光合作用速度主要受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当光照强度为8klx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为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以下材料选自某同学所做实验的部分记录. 
实验名称: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一、实验步骤:
(1)培养固定: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待根长出1cm左右,剪取根尖0.5~1cm,置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内,并在冰箱的冷藏室诱导培养36h.将诱导后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2)装片制作: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3)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图象,确认某个细胞染色体发生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二、实验结论:低温条件下根尖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二、实验结论:低温条件下根尖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上述内容中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①不能只处理根尖将整个培养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
②步骤顺序错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③实验结论错误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或者没有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2)低温导致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如果要探究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最适温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设置不同温度梯度的对照实验,观察并比较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A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过程,图B为有丝分裂某时期图象,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和图象特点,回答问题.
(1)图B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2)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cd段,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线粒体.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DNA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所形成的.
(3)现要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择图A中b~c段.
(4)上述细胞分裂全过程中,参加分裂的细胞器除(2)题中提到的外还有核糖体 中心体.
(5)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防止细胞异常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一个(填“一个”或“两个”)种群.
(2)草、鹿、兔、狼、狐等动植物和土壤中的全部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实验重复3次).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相同(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小球藻细胞打碎,离心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离体的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提供CO2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的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在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适当提高温度的方法.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将会变大(变大、变小).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应加入[H] 和ATP,用于光合用的暗反应阶段,并经过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等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
(4)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可用化学反应式来概括,其反应式为CO2 +H2O$→_{叶绿体}^{光能}$(CH2O)+O2
(5)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最终证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