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图中①过程表示利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②过程表示利用DNA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③过程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解答 解:(1)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需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破坏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还需要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2)图中A为重组质粒;驱动基因转录的结构是启动子.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即从细胞中提取RNA与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
(4)利用PCR扩增仪大量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要有一段是已知的,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除了该物质和目的基因外,扩增仪中还需加入四种脱氧核苷酸和热稳定DNA聚合酶,并适时调整温度,才能使目的基因数量成指数式增长.
(5)黏性末端是两条链,如图:
-G′GATCC--G GATCC-
-C CTAGG--CCTAG G-
故答案为:
(1)限制酶 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
(2)重组质粒 启动子
(3)RNA 分子杂交
(4)引物 耐高温的DNA聚合(Taq酶)
(5)-G′GATCC--G GATCC-
-C CTAGG--CCTAG G-
点评 本题结合利用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干扰素的简化流程,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及原理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周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它的释放需要②参与
B.图中①④⑤构成突触,其中④为突触后膜
C.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③⑤ | B. | ②④⑤ | C. | ①②④ | D. | ①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命活动不需要水 | B. | 从空气中吸收水 | ||
C. | 消化淀粉时产生水 | D. | 利用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草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 浅绿色 | X | 浅黄色 | 黄绿色 | 浅绿色 | 浅蓝色 | 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