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通常用胰蛋白酶作用,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
B.过程②常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C.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c细胞的染色体组一定为AABB
D.该技术流程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答案】B
【解析】A、图中①过程通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作用,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A不符合题意;
B、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B符合题意;
C、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c细胞的染色体组不一定为AABB,也有可能为AAAA或BBBB,C不符合题意;
D、该技术流程的目的是获得杂种植物,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一般不能破坏洋葱细胞壁的是

A. 纤维素酶 B. 果胶酶 C. 盐酸 D. 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汉代《说文解字》有云“饴,糵煎也”。我国古代人民已经知道用煮熟的糯米和切碎的糵(发芽的谷物)充分混合进行保温,再经搅拌熬煮后得到饴糖。饴糖中的主要成分和糵的作用分别是

A. 麦芽糖、提供淀粉酶 B. 蔗糖、提供麦芽糖酶

C. 蔗糖、提供淀粉酶 D. 麦芽糖、提供麦芽糖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B.Ⅲ是花药离体培养
C.Ⅳ常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只能通过核膜上的核孔出入细胞核的是

A. B. 脂质分子 C. 离子和小分子 D. 蛋白质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 二氧化碳 B. 碳酸盐 C. 碳酸 D. 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②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2)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2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通过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3)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过程的实验流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入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激素,前者的作用主要是用于
(4)若想制备人工种子,则需培养至阶段,取出包裹上人工种皮。利用人工种子繁殖后代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填图序号,下同),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___________(“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①②③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过程①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的间期。在过程①中如果出现了DNA分子中若干个碱基对的增添,而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这种DNA的变化称为
(2)过程②称为 , 图中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DNA一条链的碱基序列为﹣TGTGCGTTGACC﹣,若以其互补链为模板合成mRNA,则mRNA的碱基序列为
(3)若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