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 和 d,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某叶肉细胞中 CO2 与 O2 量的变化,其中 M 代表叶绿体中 O2 的产生总量,N 代表叶肉细胞的 CO2 释放量)。已知光照强度不影响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为 b 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B.光照强度为 c 时,该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供给线粒体利用
C.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强度为 0
D.光照强度为 d 时,光合作用从外界环境中吸收 2 个相对单位的 CO2
【答案】A
【解析】
据图a无O2 的产生,只有 CO2 释放,故可表示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b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有有机物的积累。
A、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CO2 释放>0,故此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A错误;
B、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该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供给线粒体利用,B正确;
C、a表示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强度为0,C正确;
D、光照强度为d时,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环境的氧气量为2个单位,即从外界环境中吸收2个相对单位的CO2,D正确。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我国政府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湖长制。某水域河长为治理当地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用水草、芦苇、浮游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细菌、真菌等生物构建了人工湿地,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净化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人工湿地净化养殖场粪便污水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有利于污染物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____消除一部分污染外,还有利于芦苇、浮游藻类等植物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充分吸收,以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2)该人工湿地的某些小型鱼类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食性鱼类等生活在水体中层,青鱼等生活在水体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结构,该结构形成的原因是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食性鱼类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这些细菌和真菌获得的能量来源于第______________营养级。
(4)研究发现,当浮游藻类数量增加时,浮游动物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加;当浮游动物数量增加后,浮游植物由于天敌数量增加,数量又会下降,可见,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存在__________调节,请用文字、符号、箭头构建该调节过程的概念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有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 它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若该蛋白分子由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相对正常细胞膜而言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因此容易扩散转移
D.该物质的合成场所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1、A2、A3、A4、A5具有不同功能的原因从a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1~A5中的物质名称:A2________、A5________
(3)c(小写字母)的名称为________,C1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__
(4)C1和C2在结构和组成上的不同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及两点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B.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
C.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D.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生殖器官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动物生殖器官内的细胞在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可知,该动物的生殖器官是________(填卵巢或睾丸),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③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图甲中,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是______(填序号)。
(3)该动物的初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细胞①②分别与图乙____(填字母)时期相对应。图乙中,Ⅱ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