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如果a是下丘脑,b是垂体,c可以表示胰岛
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注: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液泡体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自噬体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B. 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线粒体
C. 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全部排出细胞外
D.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下图)。其中第二号和4号将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请据图回答:
(1)选择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茎与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如将④内的蚕豆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其茎尖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单侧光照下,下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给予左侧单侧光照射,请帮助其在下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六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他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F2出现3∶1有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存在差异
B.b中生物只有蓝藻含叶绿素,且都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b中生物只有烟草花叶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a中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且遗传物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的场所
B.核糖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线粒体提供
D.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