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植物
年份
A植物B植物C植物D植物E植物
2003年10.03.00.33.0’3.2
2004年9.22.10.62.02.8
2005年8.01.11.10.41.7
2006年6.80.31.501.3
2007年5.50.12.3O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C,请在如图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与原产地相比,该物种在入侵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最可能构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4)该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表.
区域号1号2号3号4号5号
区域植株数20406080100
荚果数,植株数8.36.83.92.72.1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6.05.96.25.96.0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荚果数与植株数的比值变化的原因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导致随植株数增加,每棵植株的荚果数下降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大豆的种植密度上升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基本没有影响,但每棵植株所结的种子总数减少.

分析 1、根据表格分析,C物种种群密度持续增加,类似于J型曲线,表示外来物种.
2、生物进化的实质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与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和为1.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frac{1}{2}$×杂合体频率.
3、“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解答 解:(1)根据表格分析,C物种种群密度持续增加,可能是入侵物种,在坐标中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种群密度,描点后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由题意可知,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AA=24%,aa=4%,Aa=72%,则入侵时的基因频率为:A=24%+$\frac{1}{2}$×72%=60%,a=1-60%=40%;侵入该地区若干年后,Aa个体占48%,aa个体占16%,AA=1-48%-16%=36%,则侵入该地区若干年后的基因频率是:A=36%+$\frac{1}{2}$×48%=60%,a=1-60%=40%.由此可以看出入侵种群在侵入该地区若干年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
(3)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竞争,争夺阳光、空气、水分和矿质元素等.
(4)①根据生态学原理,各组大豆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导致随植株数增加,每棵植株的荚果数下降.
②通过对表中的数据分析,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的数目基本没有影响,而大豆的种植密度越大,每株大豆荚果的数目越少.
故答案为:
(1)C   如下图(要求体现描点连线)

(2)不变
(3)竞争
(4)①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导致随植株数增加,每棵植株的荚果数下降
②大豆的种植密度上升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基本没有影响,但每棵植株所结的种子总数减少

点评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和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掌握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能根据表格数据描绘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A株玉米置于含有18O2的空气中,B株玉米置于含有C18O2的空气中,其它条件适宜,正常生长一段时间后,A、B两株内最先存在的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为(  )
A.二氧化碳和葡萄糖B.水和三碳化合物
C.水和葡萄糖D.丙酮酸和三碳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制作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或密封条件下将糖转化成乳酸,发酵过程中要定期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条件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盐的用量、温度、时间等.
(2)某化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一种难于分解的有毒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等配制的培养基,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 的菌).实验主要步骤如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①筛选“目的菌”:以化合物A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目的菌”能生长繁殖,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长,原因是“目的菌”能合成分解化合物A的酶.
②鉴别“目的菌”:选择培养后,把“目的菌”通过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法接种在固体鉴别培养基上分离并鉴别,不同的菌落分解化合物A能力不同,原因是产生分解化合物A的酶数量和活性不同.
③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通过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后再倒掉,防止残留的微生物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如果选用含有3H一尿苷的营养液培养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
A.DNA复制B.基因突变C.翻译D.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农田中某种除草剂(含舫机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造成土壤污染.为修复被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如图程序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含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溶液进行稀释处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上图B、C、D中所用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划分属于固体培养基,配方中应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可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3)据图C,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共6(填“5”、“6”或“7”)次.培养后发现,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比,上图所示培养基中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原因是不能利用该除草剂作为氮源.
(4)D图中,无透明圈的菌落可能是固氮菌(填“硝化细菌”、“固氮菌”或“尿素分解菌”);有透明圈的菌落,透明圈形成的原因是该除草剂被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中,利用植物病毒复制酶基因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某实验小组将芜菁花叶病毒复制酶(TuMV-Nib)反义基因导入大白菜中,经检测表明TuMV-Nib不仅整合到大白菜的染色体中,还获得表达,而且转基因植株的接种测试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抗病性.TuMV-Nib反义基因的作用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大量扩展TuMV-Nib反义基因常用的技术为PCR,该技术需要加入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dATP、dTTP、dCTP、dGTP),利用该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知道该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常将目的基因导入Ti质粒的T-DNA分子中,其原因是T-DNA能主动转移并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分析图示可知,TuMV-Nib反义基因主要通过影响图中的②(填序号)过程,影响TuMV-Nib基因的表达.
(3)对已经被病毒感染的植株,可选取该植株的茎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利用茎尖作为材料的原因是茎尖很少或不会被病毒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更高
B.科学家根据细胞有无生物膜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C.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线粒体的数目会增多
D.光合作用是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反应的场所都在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