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II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细胞器甲乙都有双层膜,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在乙的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被彻底分解;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___________________(早、晚)于外膜。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甲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甲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甲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II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 (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 (增强、减弱、不变)。
(4)恒定在上述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l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___________mg。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来自丙酮酸和水的分解 | |
B.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至ATP中 | |
C. | 人体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或细胞质基质 | |
D. | 等质量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释放的能量比在线粒体中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母亲 | 父亲 | |
① | 减数第一次分裂,m1与m2未分离 | 染色体正常分离 |
② | 减数第二次分裂,m2与m2未分离 | 染色体正常分离 |
③ | 染色体正常分离 | 减数第一次分裂,m2与n未分离 |
④ | 染色体正常分离 | 减数第二次分裂,m2与m2未分离 |
A. | 一项 | B. | 二项 | C. | 三项 | D. | 四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A (2mg/L) | B (4mg/L) | C (6mg/L) | D (8mg/L) | E (10mg/L) | |
异常数/个 | 13 | 4 | 1 | 4 | 15 |
异常率/% | 32.5 | 10 | 2.5 | 10 | 3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 |
B. | 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 |
C.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尿量增加 | |
D. |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导致R型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 |
B. | 沃森、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
C. | 孟德尔在实验中采取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规律 | |
D. | 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图1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图2表示磷脂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分布的百分比.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
B. 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ATP
C. 由图1和图2可知,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D. 丁在内质网膜的两侧均有丰富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临川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一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二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正确的选项是( )
A.图一若为减数分裂,则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cd段
B.图一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图二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二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