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胸腺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
A.RNA→DNA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ATP→ADP+Pi+能量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特异性酶处理生物细胞的最外面,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说明其最外面含有大量多糖,则可判断该细胞为植物细胞,最外面为细胞壁,该酶为纤维素酶.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胸腺嘧啶,故在植物细胞中含有胸腺嘧啶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依次完成光合作用及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

解答 解:A、RNA→DNA为逆转录的过程,A错误;
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
D、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该细胞为植物细胞,含有胸腺嘧啶啶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1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 ③是组织液,④表示淋巴液.③、④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毛细血管壁细胞⑤所处的内环境是②③(填标号).
(3)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如图2中用实线箭头表示. 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的都正确的是(  )
A.①⑤⑨和③⑦⑩B.②⑥⑨和④⑧⑩C.①⑤⑨和④⑧⑩D.②⑥⑨和③⑦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能合成物质a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固定装片后,推测每个细胞(  )
A.分裂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
C.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会分离D.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有放射性的34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三者之间是通过具膜小泡相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体内产热和散热平衡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发生变化
C.甘油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因为甘油是极性分子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或增加培养液中的含氧量).
(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时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或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同时需要相同条件下培养不接种的培养基平板做对照,采用固体平板培养基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其目的是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或避免培养基中水分的过快挥发).
(3)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
(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对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至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菌水、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
④28.C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