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D.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分析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解答 解:A、下丘脑中存在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A正确;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B错误;
C、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C错误;
D、下丘脑的活动受甲状腺、性腺等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下丘脑在稳态调节过程中的生理功能,考生要能够识记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明确下丘脑的部分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同时识记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消耗CO2释放O2,过程③消耗O2释放CO2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H]也消耗[H]
D.自然状态下,若某时刻叶肉细胞内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一天24小时后甘蔗叶肉细胞的干重必然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增
B.能量流动是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的
C.生态系统是先进行物质循环后进行能量流动
D.能量流动是双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化合物(RuBP)及AT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下降C.下降、上升、下降D.下降、上升、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老鼠种群的毛色有褐色、灰色和黑色三种,由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1、a2表示).实验结果如下:各种基因型的褐色鼠之间杂交,后代中褐色鼠占$\frac{2}{3}$;基因型不同的灰色鼠杂交,后代全为灰色鼠;黑色鼠个体间交配,后代全为黑色鼠.回答下列问题:
(1)褐色鼠的基因型为Aa1、Aa2,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2a2.一对黑色鼠的后代中出现一只褐色雄鼠,鉴别其基因型的方法是让该褐色雄鼠与黑色雌鼠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2)两只鼠杂交,F1出现三种表现型,其中灰色鼠:黑色鼠为1:1,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frac{1}{8}$;F1中灰色鼠和灰色鼠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图1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农作物固定太阳能开始,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分解者.
(2)农民通过建造沼气池,栽培食用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3)生产上,可利用酵母菌通过分解农作物的秸秆获得酒精.某校的生物探究小组对“固定化酵母细胞与活化的鲜酵母细胞比较,最适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的部分思路如下.
[实验用具]:烧杯、图2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菌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秸秆研磨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
Ⅰ.取图2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秸秆研磨液,编号A、B、C、D、E;
Ⅱ.调节各锥形瓶中秸秆研磨液pH分别为4、5、6、7、8;
Ⅲ.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Ⅳ.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①实验步骤IV中所说的相同的“适宜条件”,最重要的是温度.
②仅根据上述实验步骤I-IV并不能得出“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原因是原实验步骤没有设计对照实验(活化的鲜酵母菌液的分解实验),无法从数据的比较上得出结论.
③如果实验设计无误,实验的结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改变了,另一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没有改变.
④设计一个改正实验步骤后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的红细胞中能维持高浓度的钾离子和低浓度的钠离子的状态,是因为这两种物质进出细胞的特点是(  )
A.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消耗能量B.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不消耗能量
C.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消耗能量D.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照实验是在30℃时进行的.请回答:

(1)A、B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是植物A,判断理由是在较高温度下植物A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的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降低(选填“加快”、“不变”或“降低”).
(2)写出在高温时导致光合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原因.
①气孔在高温时关闭,光合作用所需CO2供应不足;  ②酶在高温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高温破坏了叶绿体膜;水分减少.
(3)对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对高温较为敏感,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证据是相对于呼吸作用,A、B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在较低的温度开始下降.
(4)导致植物A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57℃,理由是呼吸作用速率降到0,显示细胞死亡.
(5)水果在生长季节如果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中,甜度会较低.参考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基础在不致死的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仍然很高,所以糖的净产量(积累量)减少,水果贮存的糖分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