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的变化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 | |
B. | 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除存在于叶肉细胞外,还存在于果实等器官的一些细胞中 | |
C. | 萨克斯的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水外还有淀粉 | |
D. | 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原料消耗或产物生产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C.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表示果蝇体内常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图2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基因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图2中的AB段可对应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
D.图2中的EF段可对应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 )
A.3∶1 B.5∶1 C.5∶3 D.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Aa的植物所产生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
A.♀∶♂=1∶1 B.♀A∶♂a=1∶1
C.♀A∶♀a=1∶1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 | |
B. | 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 |
C. |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不能够被人类吸收利用 | |
D. |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可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曲线①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 |
B. | 图甲中当曲线③趋进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采取异地保护的措施以防止其灭绝 | |
C. | 图乙中该动物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A、B、C、D四点中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C点 | |
D. | 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则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