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为指标在不同CO2浓度环境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CO2浓度(μL•L-1100200300400500600700
光照下吸收CO2(mg/h)-0.501.002.503.253.753.753.75
(1)在光照下,叶肉细胞中能合成ATP的膜结构是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2)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短时间内细胞中C3的含量将升高(升高或降低),CO2中的C最后将进入糖类(葡萄糖或有机物)中.
(3)进行大棚种植时,最好选择施用500(从表格中选)(μL•L-1)的CO2浓度.
(4)如果黑暗下释放的CO2为1.00mg/h,则CO2浓度为200μL•L-1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mgCO2/h.CO2浓度为300μL•L-1时,一昼夜(光照12小时)后植物的净光合表现为18mg CO2
(5)根据实验数据推测,CO2补偿点位于100-200CO2浓度(μL•L-1)之间,如果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则CO2饱和点应增大(增大或减小).

分析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本题是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读表时,要明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二氧化碳浓度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的过程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在光照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故叶肉细胞中能合成ATP的膜结构是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2)二氧化碳主要参与暗反应过程,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的量增加,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变,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结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最终进入糖类中.
(3)进行大棚种植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所以最好选择施用已经达到光饱和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即500μL•L-1的CO2浓度?
(4)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所以CO2浓度为200μL•L-1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1mgCO2/h?由于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CO2浓度为300μL•L-1时,一昼夜(光照12小时)植物净吸收CO2的量为12×2.5-12×1=18mg.
(5)据表分析,在二氧化碳浓度为100μL•L-1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在200μL•L-1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故CO2补偿点位于100-200CO2浓度(μL•L-1)之间.增加光照强度,则CO2饱和点应减小.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2)暗反应  升高  糖类(葡萄糖或有机物)
(3)500        
(4)1  18        
(5)100-200  增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结构1和3中会有水生成B.结构4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C.结构2不含磷脂,与细胞分裂有关D.结构3,5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松树和松鼠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线粒体④大液泡⑤中心体⑥核糖体⑦内质网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⑥⑦⑧B.②④⑥⑦⑧C.②③⑥⑦⑧D.②③④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结构1和5中含有DNA
B.结构3在行使其功能时一定有水生成
C.结构4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有差异
D.此细胞一定是高等动物唾液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结构简图,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B.人缺铁会导致贫血
C.Fe和Mg属于大量元素
D.人的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试管牛和克隆羊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答两种技术).
(2)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3)克隆羊多利的性状和白面绵羊(黑面绵羊\白面绵羊)最接近.
(4)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早期胚胎冲洗出来.
(5)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DE(填字母).
(6)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生理状态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共有5条食物链,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若蝗虫种群数量骤减,根据能量流动特点,猫头鹰的种群数量将增加(填“增加”或“减少”).
(3)图2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用g(填字母)来表示;若从c、e、g、h、i中选择若干字母,用式子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则应表示为c+e+g+h+i.
(4)蛇与鼠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对方或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某肉牛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第20年
B.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在10~20年时间内,该种群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在10~20年时间内,该肉牛的种群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