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科学家研究发现在19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SS基因型个体占4%,ss基因型个体占94%,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煤烟污染了环境,s的基因频率降低,S的基因频率提高.请回答:
(1)19世纪时,桦尺蠖种群中和S和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5%、95%.
(2)煤烟污染后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降低的原因是浅色(ss)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或被天敌捕食).
(3)上述调查研究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由此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分析 S基因是s基因的等位基因,是由s基因突变而来的;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种群中S基因频率升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而这个种群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所以没有形成了新的物种.

解答 解:(1)19世纪时,桦尺蠖种群中SS基因型个体占4%,ss基因型个体占94%,则Ss基因型个体占2%,因此S的基因频率为4%+$\frac{1}{2}$×2%=5%,s的基因频率为94%+$\frac{1}{2}$×2%=95%.
(2)煤烟污染后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降低的原因是浅色(ss)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或被天敌捕食).
(3)上述调查研究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由此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故答案为:
(1)5%、95%
(2)浅色(ss)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或被天敌捕食)
(3)不定向的       定向         自然选择

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油脂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在第11 d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油脂的平均含量(mmol•L-1
连续11 d每天喂下列试剂同时第8 d至第11 d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等体积生理盐水0.49
乙组等体积生理盐水0.025 mmol四环素6.51
丙组中药制剂(0.05 g)0.025 mmol四环素4.74
丁组中药制剂(0.10 g)0.025 mmol四环素4.52
戊组中药制剂(0.15 g)0.025 mmol四环素4.10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将这些小鼠分成5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是否注射(0.025mmol)四环素与是否饲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腹腔注射)四环素导致肝脏油脂累积(含量增加).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四环素引起的)肝脏油脂的累积量(增加量).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在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时对肝脏油脂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如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几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还需分别喂   0.05g、0.10g、0.15g的中药制剂,共11天.同时在第8~11d注射等量/等体积生理盐水,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甲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保持单一变量(使各组之间有对照);避免无关变量不适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铜仁一中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老师的带领下,从学校鱼梁山上获得了一种新的生物,并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物进行鉴定,联系如图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回答.注:[]中填写数字,横线填写名称

(1)图中结构1是细胞膜,结构5是高尔基体.
(2)图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结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图中含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三种,图中存在色素的结构有叶绿体和液泡两种.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该生物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①显微镜下发现细胞最外层具有图示结构[7]细胞壁,说明该生物细胞不是动物细胞;
②显微镜下发现该生物具有上图所示的结构[12]细胞核,说明该生物是真核生物;
③显微镜下发现该生物具有上图所示的结构[4]叶绿体,说明该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④经权威机构进一步鉴定发现,该生物细胞中还具有中心体、大液泡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和结构.
以上结果共同说明该生物应该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物质的结构通式为图1:

(1)此类物质的名称为氨基酸,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牛胰岛素是由51个此类物质组成的两条多肽链,共有49个肽键,两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可分别表示为-NH2 和-C00H.
(3)它与另一个同类分子结合时的方式称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化学式可表示为一NH-C0-,反应后的产物是二肽和水.
(4)如图2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糖原;物质c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由其构成C,物质d是性激素.
(5)图2中某分子B经酶水解后得到若干片段,其中一个片段结构如图3,该片段的名称是五肽.若将该片段彻底水解,能产生4种氨基酸,其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多了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细胞内两类生物大分子化合物(b和d)的组成层次及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XN,YP.
(2)生物大分子b为蛋白质,是由a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连接形成的,它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
(3)d包括DNA和RNA.其中,DNA与蛋白质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内的脂质具有的功能(  )
A.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
B.是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C.减少体内热量散失,隔热和保温
D.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利于机体抵御寒冷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常见的几种育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里有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乙酰胆碱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请分析回答:

(1)进入人体后,大多是α-银环蛇毒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继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浆细胞.若抗体分布于细胞膜表面时,则再次被咬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2)图1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当兴奋传递到图中⑥处时,其膜电位变化是由钠离子内流引起的.由图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进而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3)同时发现被咬伤的病人还出现了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这可能是由于蛇毒中的某种物质引起机体不能产生胰岛素或合成胰岛素过少或改变了相关靶细胞对信息分子的识别作用
(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图2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a-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的线型按A、B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