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3、分析图甲:Ⅰ代表[H],Ⅱ代表氧气,Ⅲ代表二氧化碳,Ⅳ代表葡萄糖,Ⅴ代表[H],Ⅵ代表氧气,VII代表二氧化碳.
4、分析图乙:①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5、分析图丙:拟南芥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达到最大值,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
解答 解:(1)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二氧化碳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图乙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水是在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在②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
(2)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故有氧呼吸特有的步骤是②③,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根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能量的来源过程:光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用于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量.
(4)①据图分析,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拟南芥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CO2释放量达到2.2μmol•m-2•s-1.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0.2~0.6)+2.2=2.4~2.8μmolCO2•m-2•s-1.
②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的来源与去向可以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膜(叶绿体基粒) 叶绿体基质 ③②
(2)②③乳酸
(3)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活跃不写也正确)
(4)①释放量 2.4~2.8
②14C同位素示踪(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标记)
点评 本题是知识点是呼吸作用和光反应、暗反应的反应物以及产物的考查,结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关的知识点并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图解过程或者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的有关方程式清楚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理解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 |
B. | 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 |
C. | 若b表示单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溶酶体和细胞核 | |
D. | 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frac{1}{2}$ | |
B. |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 |
C. |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 |
D. |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嗜盐菌不存在线粒体,加入呼吸抑制剂不影响菌紫质的合成 | |
B. | 菌紫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等色素分子类似 | |
C. | 嗜盐菌的能量转化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 |
D. | 嗜盐菌的核膜为双层膜,外膜上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 |
B. | 转录时,以DNA解旋后的两条链为模板 | |
C. | DNA复制后,亲代DNA的两条链将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中 | |
D.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脂肪的鉴定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 |
B.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 |
C. | 使用斐林试剂时最好是现配现用 | |
D. | 加斐林试剂时先加A液NaOH,后加B液Cu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