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描述正确的是哪项
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血浆中的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表示冬季蔬菜大棚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
D.丁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正在分裂的细胞,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次级卵母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乳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对某细胞器进行研究时,发现其生物膜上能产生气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B.产生气体过程消耗ATP
C.该细胞器一定具有双层膜
D.影响气体产生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XY型)细胞分裂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2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个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3所示细胞均在BC段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明光学校高三上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1)图甲细胞③的子细胞名称是 ;图甲中,雄性激素能促进哪个细胞的形成? (填标号)。
(2)如果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甲中细胞③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4)若某二倍体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_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个四分体。
(5)画出图甲①的下一个时期的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每空1分,共8分)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表示: ,d表示: 。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新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