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O | B. | N | C. | P | D. | C |
分析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P、S是组成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而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也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心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解答 解:A、O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不是最基本元素,A错误;
B、N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不是最基本元素,B错误;
C、P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不是最基本元素,C错误;
D、C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基本元素及最基本元素,明确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沙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______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 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 | |
B. | 图2中 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 |
C. | 图1和图2中 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 | |
D. | 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浓度为0.1 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结论有干扰,应舍弃 | |
B. | 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
C. | 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 | |
D. | 要确定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 mg/L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年龄(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存活数(只) | 1000 | 801 | 789 | 776 | 764 | 734 | 688 | 640 | 571 | 439 | 252 | 96 | 6 | 3 |
死亡数(只) | 199 | 12 | 13 | 12 | 30 | 46 | 48 | 69 | 132 | 187 | 156 | 90 | 3 | 3 |
A. | 可用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存活数画出其存活曲线 | |
B. | 该种群的幼龄个体死亡率最高 | |
C. |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 |
D. |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 | 光照的1h时间内,第2组植物合成葡萄糖总量为7mg | |
B. | 光照的1h时间内,第1、2、3组植物吸收的CO2量相等 | |
C. | 光照的1h时间内,四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 |
D. | 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4月质量检测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范围内,下列各项不符合如图所示曲线变化的是( )
A.随反应温度不断升高,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
B.随种群密度不断增大,某植物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
C.随光照强度不断增强,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D.随生长素浓度不断增大,某植物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