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图1).请回答问题.

(1)由图数据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选择性特性.
(2)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主要用途是主动运输.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一段时间后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谢产生.
(3)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通过如图2中[a]方式进入细胞,尿素则通过[e]排
出细胞.([]中填字母)
(4)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合成,其作用底物的结构通式是.肝细胞内存在大量蛋白酶,但并不影响转氨酶结构和功能,因为蛋白酶储存在溶酶体中,没有被激活.

分析 分析题图1可知,随着时间推移,培养液氨基酸、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这说明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或排除具有选择性.图2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中A是蛋白质,D是多糖链,D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a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b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排除物质,c、d是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吸收物质,e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排出物质,e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物质.

解答 解:(1)根据题图信息可知,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
(2)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肝细胞主要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氨基酸在肝细胞中代谢,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含氮部分形成尿素并排出细胞外,因此一段时间后尿素含量增加.
(3)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即图中的a,尿素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排出肝细胞,即图2中的e.
(4)转氨酶是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作用的底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肝细胞中的蛋白酶储存在溶酶体中,没有被激活,不能影响转氨酶的结构和功能.
故答案为:
(1)选择性
(2)主动运输   氨基酸代谢产生
(3)a   e
(4)氨基酸脱水缩合       蛋白酶储存在溶酶体中,没有被激活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选择透过性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代谢过程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裸子植物的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萌发率很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2,4D能否提高该种子的萌发率”,用4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两组种子,实验结果如图.对此实验的评价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对照设置不全面
B.浓度范围设置合理
C.两线交点对应的是处理种子的最适浓度
D.砸裂种皮导致全部种子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1中A、B所示.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竞争.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图1,回答问题.
在B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D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3)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l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D头.
A.30    B.32    C.64    D.96
②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BC.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4)某同学为了调查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选取并确定合适的样方面积.
②在该植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算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该设计步骤中的科学性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取样方法不对;应在该种群地中随机取样.
②更正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整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甲是某湖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引进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请写出此时鲫鱼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绿藻→轮虫→鲫鱼.
(2)图乙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40条、标志的1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在t1时是150条.
(3)图乙中,在t1和t2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请根据第(2)小题的数据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标出tl、t2对应的实际数值).
(4)下表是该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A、B、C为不同的营养级,D为分解者
同化总量(106J)储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能量(106J)
A950250700
B1003565
C15510
D18080100
分析如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50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水和无机盐D.呼吸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植物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吸收K+
C.ab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
D.bc段表示除了营养液中O2含量,还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甲图表示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受精作用.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6和8-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4-8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10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4(填4或12).
(6)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3-4,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生物膜都含有磷脂成分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各种生物的氨基酸基本相同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绍兴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再经浸泡、冲洗、磨煮、滤渣、点浆、压坯、划坯成型.再将白坯放入竹笼后喷洒万分之二的毛霉菌种,在20℃左右的气温下,经5天左右的前期发酵,即可腌渍,加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盐一层,在室温20℃左右的情况下,经10天腌渍即成腌坯.正常腌坯色泽黄亮、坚硬,四角方整,由毛霉形成一层表皮,即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入坛时加入佐料即黄酒、红曲浆,酱籽及花椒等,用荷叶封口后堆叠,在25~30℃环境下,经5~6个月即可成熟.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总结出做腐乳的制作流程图: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等酶类,通过发酵使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用盐腌制时,盐的浓度太低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太高则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可以从色泽、口味、块形等方面评价乳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