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题意可知: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是三角形,而实验二中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1,所以荠菜果形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双显A_B_表现三角,单显A_bb和aaB_也表达三角,只有双隐aabb表现卵圆形.
解答 解:(1)根据实验2中F2中三角形:卵圆形=15:1,而15:1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说明荠菜果实的形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2:AABB×aabb→AaBb→9A_B_:3A_bb:3aaB__:1aabb,则三角形(9A_B_、3A_bb、3aaB_):卵圆形(1aabb)=15:1,F2中三角形荠菜的基因型有8种.
(3)实验1:F1三角形(AaBb)×卵圆形(aabb),得到F2全部植株是1AaBb、1Aabb、1aaBb、1aabb,F2产生的配子$\frac{1}{16}$AB、$\frac{3}{16}$aB、$\frac{3}{16}$Ab、$\frac{9}{16}$ab,卵圆形品种产生的配子都是a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数量比为$\frac{1}{16}$AaBb、$\frac{3}{16}$Aabb、$\frac{3}{16}$aaBb、$\frac{9}{16}$aabb,后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三角形:卵圆形=7:9.
(4)单体植株是有正常配子16条染色体和异常配子15条染色体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来,15条染色体的异常配子的形成有两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如果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形成的次级精(卵)细胞中有一个缺失了一条染色体,而第二次分裂正常,最后会形成一半缺失和一半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还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没有分开,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也会形成缺失和多一条的配子.
故答案为:
(1)两 自由组合
(2)8 aabb
(3)三角形:卵圆形=7:9
(4)15 一或第二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待检测的物质 | 使用试剂 | 呈现颜色或现象 |
A | 细胞呼吸产物CO2 | 重铬酸钾溶液 | 绿色 |
B | 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 溴麝香草酚蓝 | 灰绿色 |
C | 蛋白质 | 斐林试剂 | 紫色 |
D | 花生中的脂肪 | 苏丹Ⅳ染液 | 红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变都是有害的 | B. | 突变为生物进化产生了原材料 | ||
C. | 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 | D. | 突变的有害有利不是绝对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葡萄糖 | |
B. | 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脂肪 | |
C. |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 |
D. | 与脂肪相比,糖中C、H比例高,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对根的处理方式 | 生长状况 |
1 | 黑暗 | 竖直生长 |
2 | 单侧光照射 | 背光弯曲生长 |
3 | 黑暗(一侧贴琼脂块) | 竖直生长 |
4 | 黑暗(一侧贴含10-8 mol/L生长素的琼脂块) |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
5 | 黑暗(一侧贴含10-6 mol/L生长素的琼脂块) | ? |
A. | 竖直生长 | B. |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 ||
C. | 向贴琼脂块对侧生长 | D. | 背光弯曲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