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甲是有氧呼吸过程,图乙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试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③所代表的物质是CO2,④⑤⑥中表示大量能量的是⑥.
(2)现提供了如图乙(A〜D的实验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产生CO2.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及顺序,有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序号:C-(B-)A-B,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D-B.
(3)请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少量).

分析 1、分析题图甲可知,①是丙酮酸,②是产物水,③是产物二氧化碳,④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⑤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⑥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解答 解:(1)图甲中③所代表的物质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二氧化碳.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和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均较少,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图中④⑤⑥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
(2)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
(3)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少量).
故答案为:
(1)CO2 ⑥
(2)C-(B-)A-B    D-B
(3)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少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相关内容,对有氧呼吸的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下列编号所代表的中文名称:
④鸟嘌呤脱氧核苷酸;⑨氢键.
(2)图二所示过程叫DNA分子的复制,科学家在探究DNA半保留复制方式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同位素标记技术.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总数的比值为$\frac{1}{150}$.
假如图一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一个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1000.
(4)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该DNA经过3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氧化分解葡萄糖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
(1)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代表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当于有氧呼吸的0.5倍;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相当于有氧呼吸的1.5倍.
(4)据图分析,保存粮食、水果、蔬菜时应选用哪一点对应的氧气浓度B.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5)请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0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06$\stackrel{酶}{→}$2C2H5OH+2C02+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D共同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B.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膜上,物质D的种类与正常细胞完全相同
C.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K+以a方式进入细胞
D.若是胰腺细胞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其中2、3、4号试管是实验组,1号试管为对照组
D.1、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能降低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分别为25℃和30℃,右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上移、左移、上移B.下移、左移、下移C.下移、右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回答有关微生物培养和筛选的问题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培养基)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培养基);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成分X通常是琼脂.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将不同平板分别置于教室中的将各实验组平板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敞口静置一段时间.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高度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培养基出现了(微生物)污染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4)若想确定平板上的菌落是否有大肠杆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若要筛选出空气中的真菌,应加入抗生素.
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在含淀粉丰富的土壤中.若要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淀粉的枯草芽孢杆菌,另一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稀释液:取土样与水充分混合,放入锥形瓶中,常压80℃的水浴处理样品1小时后,取出冷却.然后制成10-1、10-2、10-3、10-4、10-5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②用无菌滴管吸取1ml10-5菌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接种于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上.
③将平板于37°C培养箱中培养1-3d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白色区域,如图所示.
(5)若要大规模产业化该淀粉酶,则首选的菌株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蛋白质参与构成的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可以完成加倍
B.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C.rRNA(核糖体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
D.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