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能正常进行
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广西桂林市、崇左市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的体色(B、b)和毛形(F,f)分别由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个亲本杂交组合繁殖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问题:
(1)在体色这一性状中____是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乙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
(2)根据杂交组合甲可判定,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
(3)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有两个:①基因f使精子致死;②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若欲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明确原因,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的雄果蝇与雌果蝇做杂交试验。若后代____ ,则是基因b使精子致死;若后代___ _,则是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大教育联盟·四市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鼠的毛色由—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尾巴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将一只黑色弯曲尾雄鼠与一只黑毛正常雌鼠进行多次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统计如下表,请回答:
(1)小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正常尾相对于弯曲尾为
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2)上表中母本的基因型是 。F1代黑毛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有 种,这些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科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人到F1代弯毛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该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但在小鼠体内要抑制B基因的表达,而对b基因的表达无影响。为确定该DNA片段的插入点是右图所示甲、乙、丙、丁中的哪个位置,可让该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鼠杂交,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注: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将导致胚胎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子代正常尾:弯曲尾= ,且雌雄比例为1 : 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甲位置。
②若子代 ,且雌雄比例为1 :1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乙位置。
③若子代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丙位置。
④若子代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丁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3月分层练习生命科学试卷B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3和Ⅱ8的家族均无乙病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Ⅲ10的b基因来自Ⅰ2
C.Ⅲ11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D.若Ⅲ9和Ⅲ12结婚,子女患病率高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3月分层练习生命科学试卷B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于遗传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基因的多样性
B.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的性状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C.现今检验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只有PCR
D.某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大越不利于该物种的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3月分层练习生命科学试卷B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甲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选应在图乙装置的烧杯内加入 ,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3)若用乙装置来测定温度对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 ,还要将装置遮光处理。为了排除无光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应用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可用18O2探究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
B.可用H332PO4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
C.不能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逆转录过程
D.不能用15N标记的DNA研究其复制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