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的细胞_______(填“是”或“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
(2)现欲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这些细胞。调换高倍物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方移动。
(3)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及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
A. 标本的面积放大了400倍 B.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C.标本的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5)若在显微镜下的视野内观察到的图像是“p”,则玻片上的实际图像是__________。
A.p B.q C.d D.b
(6)下列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是__________,所观察到的细胞中________(填“有” 或“无”)原核细胞。
A.变形虫 B.SARS病毒 C.衣藻 D.草履虫
【答案】不是 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或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 右上 细准焦螺旋 D C ACD 无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图示中的细胞接近正方形,说明有细胞壁,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图中表示的细胞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实物在视野的左下方。可见,调换高倍物镜观察前,要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3)调换高倍镜后,若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观察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可见,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及其含义为:标本的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A、B、C均错误,D正确。
(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因此在显微镜下的视野内观察到的图像是“p”,则玻片上的实际图像是“d”,A、B、D均错误,C正确。
(6) 变形虫、衣藻和草履虫均为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均能观察到,而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综上分析,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是A、C、D,所观察到的细胞中无原核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B.细胞中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C.核糖体由mRNA和蛋白质组成
D.在电子显微镜下核糖体呈现悬滴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NA分子能准确的复制与DNA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B.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C. 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
D. 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B. 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 如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同化能量的1/25
D. 若图中②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③的数量一定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禽流感病毒H7N9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某研究小组在培养甲型H7N9病毒时,应选用的培养基是:____(A、富集各种有机物的培养基;B、活鸡胚细胞),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 光合作用(能否) | 核糖体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②细菌的细胞结构(图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噬菌体Φ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如果该生物DNA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和40%C。那么,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
A.20%A,30%G,10%T和40%C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D.35%A,15%G,35%T和15%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
A.睾丸发育不全B.甲状腺功能低下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甘蔗的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消耗CO2释放O2,过程③消耗O2释放CO2
B. 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C. 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产生[H]也消耗[H]
D. 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必然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