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
C.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
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烟台冬泳爱好者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祌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通过神经凋节减少汗腺分泌 D.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的横坐标中C1、C2、C3、C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时期细胞的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C1、C2、C3、C4相对应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
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襄阳市高三七月第二周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被病毒感染时,会在感染位点形成一个死细胞区域,呈现棕色伤口,能够阻止感染的扩散。研究人员通过技术手段使一种叫做BECLIN—1的基因失活后,这种棕色伤口不能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棕色伤口是植物被病毒感染后细胞坏死的结果
B.只有在被病毒侵入的细胞中,BECLIN—1基因才会被激活
C.BECLIN—1基因失活后,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整株植物死亡
D.棕色伤口处的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已经发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水解DNA
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C.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不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有性生殖的出现推动了生物进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图2为精子和卵细胞产生过程示意图。
(1)甲病是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遗传病。
(2)若Ⅲ?11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生下一个男孩,该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
(3)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卵细胞a与精子e受精,发育成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卵细胞a与精子b受精,则发育出的Ⅳ?17的基因型是________,表现型________;
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正常的概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