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形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染料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并加以鉴定,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答案】(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能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
【解析】
试题分析:(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如下图:
(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 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只有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才会发挥作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要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基乙不具有选择的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蓝莓中富含的花青素能有效地改善视力。如图为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培养蓝莓的具体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蓝莓进行组织培养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
(2)该过程所用的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此外,常常需要添加 。
(3)用作外植体的蓝莓组织必须经过 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
(4)①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5)蓝莓花青素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可采用 法提取。
(6)以蓝莓味原料酿制蓝莓酒时,发酵用的瓶子内要留有越1/3的空间,其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 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 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尿激素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核膜、核仁消失
③DNA发生倍增
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后代个体中性状分离比为( )
A.3:1:3:1
B.9:3:3:1
C.1:1:1: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 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 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 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均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①和②来实现
C.②和③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移向细胞两极
D.②和③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