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标本颜色较浅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专题: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低倍镜镜下找到物象后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光线变暗,视野范围变小→换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解答: 解:A、标本染色较浅时,可以调暗视野,因此可以选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A错误;
B、由于显微镜的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因此要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B正确;
C、在使用高倍镜时,应直接旋转物镜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不能提升镜筒,C错误;
D、在使用高倍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镜,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有关操作技能,属于简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近年来,一些商品房小区、安置房小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住的生活环境.图1是某小区新建的人工湖泊中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

(1)该人工湖泊的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
 
条,鱼类和贝类的关系是
 

(2)该湖泊排入过量的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
 
,发臭的原因是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2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仍呈上升趋势,但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贝类对藻类的最大滤食量在第
 
天.
(4)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细胞呼吸将减弱
B、线粒体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场所
C、人的成熟红细胞通过需氧呼吸满足对能量的需要
D、剧烈运动时产生的酒精能被肝细胞分解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代表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消化液名称pH消化液成分
胃液1-2胃酸(HCl)  胃蛋白酶
小肠肠液、胆汁、胰液7-8NaHCO3,蛋白酶、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与无机催化剂比较,酶能为生化反应提供活化能
C、胃酸(HCl)进入小肠后,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不会降低小肠中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细胞结构中组成成分不含磷脂的有(  )
①中心体  ②高尔基体 ③核糖体 ④内质网 ⑤染色体  ⑥叶绿体.
A、①③B、①③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HIV和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  )
A、细胞壁B、核膜
C、遗传物质D、细胞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填图中字母).
(3)图中B、C两种物质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4)物质F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判断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用肉眼即可观察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后均匀再加入
D、用于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调查某家族中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如图,其中7号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Ⅲ-10可产生四种类型的卵细胞
C、Ⅲ-9和Ⅲ-12的X染色体均来自Ⅰ-2
D、若Ⅲ-8和Ⅲ-11婚配,后代患病的几率是
5
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