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都是多聚体,构成他们的单体依次是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上第4月考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西武鸣高级中学高三9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1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小麦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mo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生物考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00万年前非洲大陆沿赤道自西向东热带雨林广布,林中生活着各种古猿。距今约800万年时,大陆东部地壳沿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裂开,形成了东非大裂谷;裂谷东侧的陆地抬升,形成了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如图甲)。此后,裂谷西侧的刚果盆地仍然保持热带雨林气候,而东侧的高原则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如图乙),从猿到人的转变正是始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稀树草原。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东非大裂谷的出现,对于人与猿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中,古猿进化为了现代非洲猿类;而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的稀树草原
上,古猿演变成人属。这两种进化的实质都是_____,主导其不同进化方向的是______。
(3)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距今300万年至360万年的人亚科化石。
对其骨骼进行分析表明,她既能直立行走,又仍是一个树木攀援者。这为人类进化提供了______。(多选)
A. 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4)现今的人类通常可划分为4个人种,即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白色人种(高加索人)、 黑色人种
(尼格罗人)和棕色人种(澳大利亚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多选)
A.4个人种之间在遗传上是开放的,不存在生殖隔离
B.4个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中的物种多样性
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检测4个人种之间差异最可靠的方法
D.4个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类适应环境变化长期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生物考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字母表示神经结构。当手被尖物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未被尖物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C.由图可判定C中兴奋可传至甲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在20世纪50~60年代湖水面积很大,70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松花江水入湖,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回答下列问题:
(1)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 ;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查干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 结构。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
(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大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③和④ D.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石嘴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理过程和现象中,能发生“ATP→ADP+Pi+能量”反应的是( )
A.氨基酸进入肝细胞 B.塑料袋中土豆变酸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