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在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A、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因此用PCR扩增抗病毒基因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错误;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黏性末端重组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不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基因探针,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培养,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能用于“流感”的治疗,因为抗生素对加强细胞免疫有效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D代表组成膜的物质,a、b、c、d、e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字母):
(1)D和A结合在一起称为糖蛋白,它使细胞膜具有识别 的功能.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甘油和脂肪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b)自由扩散.
(3)从该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看,它是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用萝卜根进行组织培养的某些过程示意图:
(1)请把组织培养的过程按正常顺序排列BDCA(以字母表示).
(2)图D上的细胞团是愈伤组织,形成它的过程称为脱分化,D通过再分化可以得到人工种子的主要部分.
(3)图C和图D的培养基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4)图C的培养物的变化是细胞分化导致器官形成.
(5)从原理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细胞全能性的表现.若要获得脱毒苗,一般可以采用植物的茎尖(芽尖)分生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997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采取逆转录法(人工合成法)方法获取胰岛素目的基因的过程.
(2)图中①DNA是以mRNA为模板形成单链DNA,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
(3)图中②代表的是限制性内切酶,在它的作用下将质粒切出末端,并在DNA连接酶下进行拼接.
(4)图中③代表重组DNA,含标记基因.
(5)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中心法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选择菊花某些部位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A、B分别是脱分化、再分化.在这两个过程中,要促进细胞分裂、调控分化方向,培养基中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类激素.
(2)若选择菊花的芽尖(如茎尖)分生区部位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理由是该部位病毒极少.若收集该个体的全部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则是要进行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法具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优点.
(3)假设菊花与植物甲亲缘关系较远,存在生殖隔离.要获得同时含有菊花和植物甲两套遗传物质的植物乙,应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中有个环节是用酶解法将菊花细胞和植物甲的细胞进行去壁,获得相应的原生质体,然后再诱导细胞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图甲是某高等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乙是此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注:1为分裂间期).请据图回答:

(1)图甲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判定依据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2)图甲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0对同源染色体,有4条染色单体,0个四分体.
(3)图甲细胞分裂时,要分离的染色体是①和②、③和④(填序号).
(4)图甲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的染色体组合是①和③、②和④或①和④、②和③(填序号).
(5)图乙中3时期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图甲细胞发生a、a′分开发生在⑧(填数字)时期,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④(填数字)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B.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只作用于⑤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仍具有一定免疫功能
D.细胞⑥有分泌功能,HIV主要攻击细胞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