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图中①~④表示某动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可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
B.②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自我复制
C.③参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D.④是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场所

D

解析试题分析: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①表示线粒体,葡萄糖只能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线粒体再吸收丙酮酸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A错误;②是中心体,中心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复制,B错误;③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高尔基体与其分泌物的形成有关,④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种B.4种C.5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卡尔文等人在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A.光照时间越长,三碳化合物的积累越多
B.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集中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只要给予光照,就会出现含14C的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见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据表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酶液体积是无关变量
D.该实验结论是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一定是感染时间太长,子代噬菌体释放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图中a和b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 
D.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假设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的体色由基因A(黑色)和a(白色)控制,基因A和a位于性染色体X或Y上。现有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一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和一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基因型为Aa的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可以确定雄性动物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何种基因
B.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白色雄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
C.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雄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X染色体上
D.让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可以确定亲本雄性动物的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