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是一个很刺激的项目,明知是安全的,却有人会心跳、呼吸加快,狂呼乱叫;也有一些人则面不改色.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些人心跳、呼吸加快,是因为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导致的
B.有些人面不改色,是因为大脑参与了调节,属于条件反射
C.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参与了此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
D.在乘坐过山车时的生理变化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分析 1、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使各器官、系统协调起作用.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并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2、人在受到惊吓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得心跳加快,效应循环加速,肺的通气量加大,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解答 解:AB、面对危险情况,人体内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使机体代谢加快,感觉灵敏动作敏捷能应对危险状况,这是非条件反射.而有些人面不改色,则是个人的控制力,属于条件反射,AB正确;
C、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错误;
D、受到惊吓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得心跳加快,效应循环加速,肺的通气量加大,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属于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1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神经递质,B促甲状腺激素,E胰岛素.
(2)物质E与组织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图中①表示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4)若图2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点表示静息电位,b点时Na+内(内、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食物刺激胃壁感受器会引起胰液分泌,胃液中的盐酸进入小肠引起促胰液素分泌,进一步引起胰液分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胰腺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了多种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
B.食物刺激感受器引起胰液分泌的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发挥作用
D.胰液的分泌既受到神经系统调节,又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疟原虫引发疟疾,青蒿素能杀伤疟原虫.青蒿素化学合成难度很大,商品都是从菊科蒿属植物中提取,该属植物约有20种,黄花蒿提取率最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疟原虫进入人体后,能被非特异性免疫杀死,也能被体液免疫杀死
B.感染疟疾被治好后,因为有记忆细胞在体内存在,可以对疟原虫产生免疫力
C.黄花蒿和疟原虫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黄花蒿植物有胞间连丝,可以通过信息分子,其他分子不能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研究表明某些病毒包膜蛋白在较低pH时,具有催化细胞膜融合的功能,并且人们已克隆出多种具有融合作用的病毒融合蛋白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融合体现了膜的功能特性------流动性
B.如果将病毒融合蛋白基因导入真核细胞并表达,真核细胞会融合成巨大的多核细胞
C.如果哺乳动物细胞膜存在类似于病毒的融合蛋白,可能在受精过程中起作用
D.病毒的包膜蛋白是有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宿主细胞内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对夫妇,男性仅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仅患有红绿色盲病.对于这对夫妇的后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后代女生全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
B.后代女儿的一条X染色体上,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呈线性排列
C.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后代中儿子两病同患的概率是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
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果蝇为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依据所学的遗传变异的知识,结合所给出的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蝇眼色有红色、朱砂色和白色三种表现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基因A、a和基因B、b)控制,其中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基因A和B都不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白眼,其余情况表现为朱砂眼.现将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F1中个体自由交配得F2,F2雌雄果蝇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都是$\frac{1}{8}$.F1雄果蝇和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F2杂合雌果蝇中红眼占$\frac{2}{3}$.
(2)控制果蝇展翅的基因D位于3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纯合致死.若利用基因型为Dd的果蝇种群逐代随机交配来保存D基因,该方法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不可行,D基因纯合致死,逐代随机交配,D基因频率逐渐降低.
(3)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对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上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动物的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基因A或基因B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A.50% B.60% C.45% 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