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据图甲分析,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其中细胞A表示吞噬细胞,细胞B表示T淋巴细胞,细胞C表示B淋巴细胞,细胞D表示浆细胞,细胞E表示记忆细胞.
2、分析图乙,表示细胞免疫,其中细胞F表示靶细胞,细胞G表示效应T细胞.
3、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效应B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4、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5、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解答 解:(1)图甲中细胞C(B淋巴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刺激时,细胞E(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T淋巴细胞)、细胞C(B淋巴细胞)、细胞E(记忆细胞),而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
(2)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④⑦⑧.
(3)细胞G的名称是效应T细胞,与细胞F(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4)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故淋巴因子和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而抗原和编码抗体的基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故答案为:
(1)细胞C、细胞E 细胞B、细胞C、细胞E
(2)
(3)效应T细胞 与细胞F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4)抗原、编码抗体的基因
点评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00株 | B. | 2000株 | C. | 3500株 | D. | 4000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和质膜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 | |
B. | 完成了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水分既不进入细胞也不从细胞内渗出 | |
C. | 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和细胞壁发生分离 | |
D. | 在细胞质壁分离后,细胞均可通过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让细胞脱离高渗环境,进入等渗或低渗环境,且功能无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 | |
B. | 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是协同作用 | |
C. |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激素调节 | |
D. | 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增加会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效应T细胞参与对病毒的免疫 | |
B. |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 |
C. |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 |
D. |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产生是一个细胞分化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与根冠的距离(mm) | 1 | 3 | 5 | 7 | 10 | 15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32P放射性强度相对值 | 运输 | 0 | 3 | 5 | 9 | 12 | 18 | 28 | 32 | 33 | 31 | 26 | 14 |
累积 | 28 | 15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2 | 10 | 13 | 13 |
A. | 根吸收磷元素的主要区域在距根冠20~60mm范围,吸收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B. | 在距根冠1~3mm区域32P累积较多,最主要原因是32P用于了DNA和蛋白质的合成 | |
C. | 几天后在幼苗叶片中检测到32P放射性,则光反应的产物中,含32P的有机物是ATP和NADPH | |
D. | 实验两天后幼苗出现萎蔫现象,可能是营养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
B.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
C. |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就能判断其呼吸方式 | |
D. | 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底物的种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