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 是图3 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胰液,该非条件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 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8处的胰岛素(激素)浓度大于10处.
(4)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图2:1-5分别表示1轴突末梢、2突触小泡、3突触前膜、4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
图3、4中6-9分别表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解答 解:(1)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递质不是以跨膜方式释放,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故8处的胰岛素浓度大于10处.
(4)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则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故答案为: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促胰液素
(3)胰岛素
(4)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神经调节的过程和机理;识记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识记免疫系统的功能;通过图解分析确定图中数字表示的结构,并识记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⑨⑩(填标号).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中心体.若B是蓝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则只有核糖体.若A是胰腺外分泌腺细胞,则与淀粉酶的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②③⑥⑦(填相应的标号).
(2)若B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⑨]液泡.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⑩]叶绿体.
(3)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⑥需用健那绿染液着色,用B作观察 ⑥的实验材料是否可以?不可以.
(4)B细胞中含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填结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与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有关
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C.与浆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
D.核仁与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语言”.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能分泌信息分子B的结构是垂体,由此说明甲状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是甲状腺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图中D代表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不都由(填“都由”或“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3)某人患糖尿病,经检测其体内分子E水平正常,推测其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4)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后,神经-体液调节随即启动,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SARS病毒中有核酸1种,核苷酸4种,碱基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图1)
注:○为S型菌落,●为R型菌落
①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2、3组.
③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④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DNA热稳定性较高.

(2)如图2为课堂上某小组用模型模拟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请回答:
①正确的侵染过程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①(a→)d→e→b→f→c(→a).
②该实验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③以35S标记组为例,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DNA“指纹”是指具有完全个体特异的DNA多态性,其个体识别能力足以与手指指纹相媲美,因而得名.可用来进行个人识别及亲权鉴定,则该“指纹”是指DNA的(  )
A.双螺旋结构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豌豆、果蝇等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研究人员针对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下关于实验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天然豌豆一般是纯种,结果可靠又易分析
B.用豌豆测交法验证盂德尔分离定律只需观察后代数量比是否符合1:1
C.摩尔根选择果蝇是因为它的染色体数少、易饲养、繁殖速度快
D.玉米作为常用遗传材料的原因是它的子代数量多、属于单性花,母本去雄操作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图1表示某植物茎尖细胞中染色体的一系列变化,图2为基因A、a的非模板链的一部分,图中不同峰的顺序对应碱基序列.且一个峰对应一个碱基.请据图回答:(相关密码子:甘氨酸GGC,脯氨酸CCG,谷氨酰胺CAG,缬氨酸GUC)
(1)图1中④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填分裂方式和时期).a基因突变为A基因一般发生在图1的②(填序号)过程.
(2)图1所示过程不能(能、不能)发生在叶肉细胞中,理由是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3)据图2推断,a基因非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CTTCCGTCTGGTAC(补全后续的6个碱基).a基因突变为A基因时,在“↓”所指位置处碱基发生了C→A(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的改变,导致肽链上对应位置的脯氨酸变为谷氨酞胺.
(4)在细胞中由少量mRNA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一条mRNA上通常结合着若干个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