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2分),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2分),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用a、b、c、d表示)点。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__(2分)个单位CO2。

(2)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2分)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 M________(2分)。

(3)该植物细胞吸收18O2,放射性元素__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神经元接受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发生改变
B.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兴奋的传递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D.内环境中Na+、K+的浓度变化可影响兴奋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CO(NH22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该肥料只有被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时,所用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对该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如果实验器材不能遇水,则常用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法.
(2)扩大培养尿素分解菌时,一般用液体(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菌株数时,1mL样品被稀释106倍后,每个严格灭菌的培养皿中用了0.5mL稀释液,所接种的5个培养皿中菌落数分别为212、232、241、230、240,则1mL样品中的菌株数为4.62×108
(3)尿素分解菌能合成和分泌脲酶,进而将尿素分解成氨气.对应方程式可书写为:CO(NH22+H2O$\stackrel{脲酶}{→}$2NH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选项中没有涉及到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是(  )
A.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之间B.神经元和骨胳肌细胞之间
C.高等植物相邻的细胞之间D.胰岛B细胞与肝细胞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光暗信号对蛋鸡生殖节律(周期)的调节与褪黑素的产生和作用有关.如图是光暗刺激引起蛋鸡体内调节过程示意图.

(1)据图分析,光暗信号刺激视网膜,会导致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此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松果体是效应器,
(2)为了揭示褪黑素影响蛋鸡性成熟机制及与光周期的关系,科研人员选用海兰灰蛋鸡240只、在10周龄时随机分为3组,进行系列实验,并观察记录开产日龄(开产日龄即产第一枚蛋的日龄,标志着性成熟)、测定各组蛋鸡血浆中褪黑素浓度.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0至9周龄的
实验处理
10周龄至开产的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开产日龄(天)褪黑素浓度(ng/L)
Ⅰ组每天均为8h光照、16h黑暗8h光照、16h黑暗15947.15
Ⅱ组12h光照、12h黑暗14842.29
Ⅲ组16h光照、8h黑暗13829.69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长日照对蛋鸡的性成熟有促进(促进/抑制)作用.
(3)据表中数据推测,褪黑素对蛋鸡的性成熟有抑制(促进/抑制)作用.科研人员选用10周龄海兰灰蛋鸡240只,随机分为3组,通过实验证明了褪黑素确实具有此作用.请你根据下面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完善下表的实验方案.(填选项前序号)
①基础日粮     ②添加褪黑素(20mg/kg)的基础日粮    ③添加褪黑素(200mg/kg)的基础日粮  ④8h光照、16h黑暗     ⑤6h光照、8h黑暗
组别10周龄至开产的实验处理开产日龄(天)
对照组①⑤138
实验组1A:②⑤144
实验组2B:③⑤154
(4)经检测,发现垂体等组织褪黑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下丘脑.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长日照刺激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最终使性激素分泌增加,蛋鸡开产日龄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不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酵母菌的能量只来自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有色液滴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代表了有氧呼吸速率

B.乙装置有色液滴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代表了无氧呼吸速率

C.若甲乙装置向左、右移动距离均为3个单位,则两个装置内的酵母菌共消耗葡萄糖2个单

D.若甲乙装置液滴均不移动,则表明酵母菌无生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和物质运输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和液泡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表示酶的特性是高效性、图2表示酶的特性专一性.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先上升后下降;从图示曲线 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活性).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
(4)实验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是指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是指除自变量外,其他对实验结果能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无关

D.④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