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
B.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
C.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 |
D.14点时,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 |
C
解析试题分析:ab段下降是因为CO2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下降。cd段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下降,光反应速率下降,故A错;e点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B错;有机物的积累量可以根据氧气的释放量多少来体现,丙、丁两图中横轴以下的面积相同,而丁图横轴以上的面积大于丙图,所以氧气的净释放量(横轴以上面积-横轴以下面积)大于丙图,说明乙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故C正确;甲中14点时,气孔关闭,CO2不足,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减弱,而C3的还原速率不变,导致C3含量降低,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B.过程②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 |
C.过程④和过程⑤所用的培养基是完全相同的 |
D.该过程利用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因为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B.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激素A的生成途径为:基因A----RNA----激素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A仅存在于特定的内分泌腺细胞中 |
B.在通向肝脏的血液中存在一定存在激素A |
C.与激素A合成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
D.激素A的生成说明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下图曲线表示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关系时,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大于a温度该酶的空间结构可能受到破坏 |
B.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C.生长素对芽的促进作用与浓度的关系:b浓度生长素对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
D.人感染天花病毒后,血液中抗体含量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后机体仍具有相应的免疫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的细胞中RNA的合成主要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
B.将根尖分生区细胞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会永远停止分裂 |
C.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
D.蓝藻可以利用CO2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
B.B淋巴细胞经HTN9型禽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 |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